虚拟养老院百项标准苏州定,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都姓“苏”。这是苏州人的新荣誉。公共服务领域里的这个“标准”,注重的是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具有可操作性,能受到老百姓欢迎的最优解决方案。
作为全国首批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公共服务领域所遇到新课题自然也是最早的地区。如何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探索并端出共性课题的最优解决方案,这是时代交给苏州的责任。2011年10月,苏州市获批启动国家级城市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开展这项工作的地级市。试点涉及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公共科技服务九大公共服务领域及旅游、金融、物流和服务外包四大现代专业服务领域的60个项目,范围包括苏州市六个城区。
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更是在解决百姓实际问题中形成的。虚拟养老院该怎样办?2007年以来苏州积累了大量服务高龄、空巢、特困老人的实践经验,深知老人们需要什么、要如何做才最好。譬如,服务标准中的一个细节:服务人员敲门时必须按照“敲3下,停6秒,再敲3下,停10秒,依次循环”的节奏;等待居民开门时,服务人员必须站在1.5米处等。这些都是从80岁以上老人的接受习惯方面专门研究调整的。
标准最终能否成为标准,需要得到老百姓的广泛认同。以苏州的“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为例,这个“标准”的便捷性、有效性是经过了多年来广大市民验证过的。
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都姓“苏”,标志着“苏州服务”走出去了。与之相伴的,应当还有与苏作苏工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