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非常态 加不加息不是问题
美联储上周再次加息是没有悬念的,正因为没有悬念,道指的表现基本上是波澜不惊,而纳斯达克的指数则有点断崖式下跌的味道,但是这又和前期科技股的暴涨有一定关系,地球人都知道,苹果和特斯拉已经成为最大的做空标的。
有悬念的是中国央行会不会跟随?
如果跟,是一个正常的决定,如果不跟,是一种变通的策略。
先说跟,香港立刻就跟了,因为香港是联系汇率,盯住美元的政策,中国如果也跟,那么在汇率上是不吃亏的。事实上,美元加息后是大涨的,而人民币在岸离岸双双高开低走,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国内累计跌幅超250点,第二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995,较上日贬值143个基点,调降幅度创一个月最大。
再说不跟,很简单,美元再次走强,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就加大,这次不跟,下次也不跟吗?美联储2017年第一次加息是3月15日,中国央行没有跟随,但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是一直在涨的,即便央行自己撒的“麻辣粉”和“酸辣粉”(也就是所谓的MLF或者SLF),利率也是在不断抬高的,最新的一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的4890亿,利率就是3.2%。简单点讲,央行虽然没有对老百姓加息,没有直接对企业贷款加息,但是对于两者中间的银行借的再贷款是加了息的,资金的成本事实上是抬高了的,其中冷暖银行自知。
嘴上说不,身体却很诚实。就是这个意思,自己领悟。当然,美联储加不加息本身也是各种因素博弈的结果,有政治因素,有经济因素,有美国因素,也有国际甚至中国因素,有共和党因素,也有民主党因素。
本轮加息周期前,美元上一次加息是2006年6月29日,之后则进入降息周期,中间就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10次降息,利率从5.25%直降至零到0.25%,美联储量化宽松救市,负债表从5000亿美元扩张到4.5万亿美元,本轮加息则是在2015年12月底才确定,照说,一旦确认可以加息,前提自然是经济复苏或者可能过热,加息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确认经济不断向好的过程;所以表现在股市上,一般加息初期,股市的反应是不跌反涨的,加息加到6次以后,企业的成本会明显上升对业绩构成压制,股价才会反转,但是,这一次美联储加息,一开始就犹豫,甚至中国的股灾引发的全球股灾都成为一个重要的理由,而中国因素消化后,美国国内的大选又成为另一个因素,整个2016年居然只有一次加息,而且还是在大选尘埃落定的2016年12月底,特朗普胜选是在11月初的事,耶伦是希拉里的支持者,大选年加息对于执政的民主党就是利空,因为很可能导致股市下跌怨声载道从而增加反对党共和党的支持率,选情和道指的关系也说明这一点。
当然,美国人是最讲实用主义的,特朗普胜选之后,道指同样积极响应,甚至连涨5个月,屡创新高,累计涨幅已经超过20%,这反映了华尔街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期待,尤其是其减税政策及基建投资,按部就班地加息从2017年3月开始,6月是第二次,9月估计是第三次,实际上,从时间周期而言,加息应该是已经进入了中期,如果美联储在9月启动缩表,那么全球挤泡沫就正式开始了。
中国挤泡沫的行动比美国要更早些,从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去杠杆,而去杠杆的重点又在金融领域,今年更是直言要排除金融风险,清理银行委外资管业务是重中之重,这些举措对于习惯了在流动性过剩环境中玩虚的钱生钱游戏的投机资金是灾难性的打击,不过却是政府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必要的刮骨疗伤,阵痛难免;因此,如果此时不选择加息,很大的考虑是担心用药过猛,导致并发症休克,更何况,M2已经降到了个位数的9.6%,政策信息的传导需要一点时间。
货币政策殊途同归。
告别非常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