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访,用心办,就能落到实处
□苏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静会
很多真知灼见都在基层一线,到居民群众中,到企业,才能发现真问题,提出好建议,努力让“解决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六个一”大走访中,我先后走访了翰林缘小区的30户家庭,深深地感悟到大走访是一个“暖心”“用心”“安心”的“三心”工程。
走访的过程中,一位独居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86岁,是位老党员、老公安,他说自己每天看报纸,知道“六个一”大走访,所以面对我的到来,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从当年为老小区违建四处奔走,到现在正在学习的《民法总则》,说到激动处,老人还站起身来,指点着窗外:交通线路、公交站台设置、医院较远等这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一道来。我认真做了记录,临别时,老人拿出一大包饼干一定让我带上,说过了午饭时间肚子一定饿了。那一刻,我的心里眼里都是热的,我真切感受到,只要带着真心实意,走进居民身边,就能听到更多的“真声音”,感悟更多这样的温情与触动。
走访过程中,也遇到过居民心存戒备不愿开门,也有居民对大走访心存疑虑不愿多说,但我的体会是,只要真心访,用心办,就能把走访效果落到实处。我的走访对象中不乏一些有识之士,其中一位田先生,不仅详细绘图讲了小学、幼儿园和交通设置的不合理等问题,还介绍了国外的做法,提出解决方案。还有一位曹教授在我上门走访后的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又追加来2个电话,建议调低社区养老服务年龄。这些来自基层的热诚声音,让我深深感觉到,很多真知灼见都在基层一线,到居民群众中,到企业,才能发现真问题,提出好建议,努力让“解决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30户居民中,我共收集、整理到48条社情民意,其中一位马女士一口气就反映了10个问题。居民诉求无小事,进一步畅通民情渠道,能否建立全市党员干部“蹲点式”的社情民意调研机制,能否可以借助“互联网+”,架构起精准了解社情民意的“云平台”,同时,通过信息化平台收集、汇总、共享、研判、交办、评价民情大数据,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从而推动大走访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