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1
两幢楼共有116处墙体开裂
李渊
十二年前,常熟两幢公寓楼被鉴定为C级危房,于是业主们展开了维权。最终,当时的建设方常熟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对两幢危房进行拆除重建。然而好景不长,刚刚入住6年后,这两幢房屋再次被鉴定为危房。这下,业主们急了——人这一辈子摊上两次危房,这也太倒霉了吧。
重建的公寓再次变危房
常熟湖苑新村四区位于常熟城南,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常熟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下简称“城建公司”)建造的多层公寓小区。2004年左右,其24、30两幢公寓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裂缝,随后这两栋楼的业主找到了城建公司,并与其一道委托苏州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处对房屋进行了鉴定。
最终,苏州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处发现这两幢公寓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并引起房屋质量问题,作出房屋危险性为C级的鉴定结论。这个结论意味着房屋尚能使用,但是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才能解除房屋危险。之后,业主与城建公司经过协商,双方签订了《湖苑四区24、30幢房屋拆除重建协议书》。2006年7月31日,这两幢楼的业主全部搬迁,房屋进入拆除重建程序。
2009年7月,按照原图纸重建的房屋重新移交给业主,业主在进行装修后,陆续于2010年左右入住。然而,大约半年后,业主发现房屋再次出现裂缝。之后业主们再次走上了维权路。
去年底,他们又找到了苏州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处,经过该机构鉴定,房屋再次变为危房:鉴定对象安全性等级均评定为C级,即安全性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对A级的规定,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两幢楼有116处墙体开裂
昨日,记者来到了湖苑四区24、30幢,这两幢楼于去年12月27日开始鉴定,墙体被鉴定机构标记着相关技术指标,而作为电动车车库的底楼多处被挖开,并且也被标定了相关记号。
对于这些标记的含义,业主拿出了详细的房屋鉴定报告:现场调查发现24幢房屋有63面墙体开裂,主要集中在一层(32处),最大裂缝宽度为3.22mm;30幢房屋有53面墙体开裂,主要集中在一层(38处),最大裂缝宽度为3.46mm。
在基础方面,24幢房屋共挖开21处基础,其中9处条基开裂,最大裂缝宽度为3.02mm;2处仅桩帽开裂,最大裂缝宽度为0.86mm;其余10处条基未发现明显开裂现象。30幢房屋共挖开21处基础,其中15处条基开裂,最大裂缝宽度为6.24mm;其余6处条基未发现明显开裂现象。
在地坪方面,24幢房屋有5处地坪开裂,最大裂缝宽度为4.00mm;30幢房屋有6处地坪开裂,最大裂缝宽度为4.56mm。
除却数据,记者在采访中也明显感觉到这两幢楼的底楼地面存在明显的地坪不平。在24幢楼的底楼,记者明显感觉到地面有倾斜,记者拿出手机上的水平仪软件进行粗略估算,地面约有4度的倾斜。而墙体的多处裂缝,则更让居民担心不已,一位业主说:“你说这不过十年多一点,房子两次变危房,这次才重建,又危房了,让我们怎么办呀?”
城投公司:将对房屋进行加固
采访中,记者获悉,湖苑新村在原水坑低洼地修建,按照上世纪末的建设水平,这种地方建房的地基容易出现不稳固的情况。在24、30幢重建后,该小区的其他房屋也进行了全面重建。
昨日,记者又找到了城建公司改制后的现常熟市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24、30两幢楼的确存在上述问题,共有约30户居民受影响。城投公司负责人解释说,2006年这两幢楼重建时,邀请了专家进行了论证,原计划用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但是由于小区其他居民的反对,造成该方案流产。之后,专家更改方案后,改用钢管桩复合基础,即,在原有桩基上先建三层,用三层房屋的自重将桩基下压,形成复合基础。不过,这个基础现在证明,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造成沉降缝钢管桩不严密,之后形成裂缝。
针对现在的C级危房鉴定结论,城投公司表示,目前将由常熟市住建局、管理区与业主协调,邀请多家加固公司分别设计整体加固方案,最终由专家团队进行评审,确定加固方案后,对24、30两幢楼进行整体加固,确保业主人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