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摄/本报记者 陈竞之 见习记者 陈怡
伏夏上午,在离大润发不远的荷花坊小区内,穿堂风传来阵阵清凉。三个阿婆搬着藤椅和板凳,坐在室外阴凉处,边聊天边延续着年轻时的手艺——竹编。
她们都曾经是藕渠公社向阳大队村民,拆迁后已离开土地近20年。三人加起来的年纪超过200岁,可干活一个都不含糊。吴小多71岁,正忙着“搭”;吴瑞娟73岁,正忙着“劈”;陆全妹75岁,正忙着“绕”。
劈,指的是将竹子用竹刀劈成又细又薄、弹性满满的竹篾;搭,指的是按照经纬将竹篾一根根地编排起来,成为一个平面;绕,是最后一步,将搭好的竹器用竹篾一根根绕起来,封边固定。一个人经由工具的帮助,把一根竹子变成完完整整的竹器,在常熟,会这项技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从竹子到竹篾
吴小多阿婆说,做竹器第一步是要挑选合适的竹子。
阿婆们的竹子从山上来。每当竹子用完了,她们就会开着电动车到虞山脚下找到竹农,买回一捆原料。竹子分成很多种,虞山上的大多是毛竹,最好是腊月里去买——经过霜,不太嫩,也不容易发霉。而浙江有一种表面是黄色的竹子,她们喜欢称为“黄瓜竹”的,做竹器也趁手得很。陆全妹阿婆指着地上一个竹匾说:“呶,这个就是‘黄瓜竹’的头青二青做的,我做得也牢,保准可以用三十年呢。”
竹子运到家里,先要按照各种竹器的不同规格斩成小段。你要问斩成多少厘米?阿婆们一脸疑惑。她们以手为尺习惯了,最靠谱的计量单位就是“把”——食指和拇指伸直崩开,两指指尖距离为“一把”。阿婆记得清楚,做小篮是四把,大点的要六把半。竹子截短后,再细分成竹条、竹篾。阿婆们拍胸脯保证,即便材料多了,最后她们也会想方设法全用掉,一点都不会浪费,这就是手艺人的自信。
此刻,吴瑞娟阿婆一手拿着竹刀,一手拿着竹条。横截面直径10厘米的粗大浑圆的竹竿,已经被“千刀万剐”成了一根根横截面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竹条。阿婆左手拿刀,右手轻轻动着竹条,说话间,一根根细细的竹篾掉落脚边。
从竹篾到竹器
嘴巴不停地说,手不停地做。吴小多阿婆手指灵活地盘弄着竹条,一会工夫,就把十几根竹篾搭成了整整齐齐的网状,这是竹筛的底部。做好了底部,如果隔天不太热,吴小多就要接着下一步骤,搭出竖着的边,后天再最后用竹片、竹条固定。做了一段时间手工以后,阿婆就会蹬上三轮,走街串巷叫卖自己的手工品。
“这可是全天然环保无污染产品啊。”说到竹器,几个阿婆都非常自豪。看,竹篮、竹匾、竹筛……制作好的竹器在阿婆的门口一字排开,让人感觉回到了手工年代。竹篮有大有小,也有传统和创新的款式,具备各种日用功能,可以买菜、盛饭、淘米等。
吴小多阿婆介绍,这些款式大多是祖辈传下来的,每家都有个几款特色,各不相同。她指着一个最大的四角篮说,这种是传统的款式,又叫“媒人篮”,常熟人传统喜事少不了谢媒,就要买上个正宗谢媒篮,篮里装上猪肉蹄髈什么的。而小个的最新款叫作“冰箱篮”,阿婆介绍,小两口包馄饨了放在冰箱保鲜,正正好。
吴小多阿婆卖篮子的时候还遇见一个开花店的姑娘,姑娘根据自己的要求设计定制了一个竹制花瓶,吴小多试着做出来以后,听说那位姑娘带着这个花瓶去外地参加花艺比赛,还得了个奖呢。
从八岁到八十
这样的竹器虽然费时费工,却并不值钱,即便阿婆们努力工作,也不过是“换几个小菜”。
但阿婆们一边抱怨着做竹器辛苦,一边却“手痒”,不论寒暑地坚持。
陆全妹阿婆告诉 记者 ,她从八岁就开始跟着爸妈做竹器,刚开始是帮着打打下手搭搭篮底,长大点就继承了这门手艺。早年,向阳大队家家户户会做竹器,大队开了竹器厂,每家出一人,300多人轰轰烈烈搞副业赚工分,做得最快的好手一天能完成20多只小竹筛。向阳大队的竹器远近闻名,村里人也都是靠着这门手艺带大了儿辈。到了她的孩子一辈,也曾跟着她一起做过竹器,打过下手,只是这一辈人大多不会劈篾,从整竹起做竹器也就无从谈起了。如今到了孙辈重孙辈,家里做竹器的依旧只有她一人。
陆全妹笑着说,她准备做到八十岁退休,八岁做到八十,也是时候享享清福了。
这些老人都退休后,向阳大队的这份技艺也许就要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