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小了,喉咙也舒服了!”
本报记者冯佳
1个多月前,家住范庄前33号的居民还被城隍庙的烟雾、噪音扰得烦不胜烦、身心俱疲。没想到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状况已大为改观。在昨天上午由市政协机关牵头召开的“六个一”走访城隍庙现场会议上,75岁的濮阿姨高兴地说:困扰邻居们十多年的难题顺利得解,市政协这‘六个“一’走访实实在在,走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闪回
烟雾、噪音烦不胜烦 居民们生活处处受限
6月初,以75岁的濮阿姨为代表的范庄前33号的居民们在市政协机关“六个一”走访中,集体反映城隍庙烟雾与噪音扰民情况。濮阿姨说,每到清晨,正是毗邻的城隍庙香客进香高峰,整栋楼的居民们必须紧闭门窗,以免灰尘和烟雾从隙缝里悠悠飘进来。
居民代表吴阿姨则坦言,这样的情况从2004年至今已持续了十多年。她的先生年近8旬,特别害怕噪音。鼎沸的人声、庙里的喇叭声让白天在家的先生心情烦躁又无可奈何。关键在于,这附近楼里54户居民大多为上了年纪的老苏州,在这一住已有30年,他们都渴望有一个清静环保的环境,安享晚年。
进展
三方努力一整套整改方案实施中
在6月26日首次召开“圆桌会议”多方协商解决办法后,城隍庙已着手落实各项整改举措。昨天上午,在市政协机关的牵头下,再次召开现场会议,民宗局、城隍庙和居民代表们再坐在一起沟通此事进展。
会上,城隍庙当家熊建卫说,针对当前困扰附近居民生活的问题,根据市民宗局“务必正确处理好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与周边群众合理诉求的关系,尽快还寺庙周边居民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的要求,城隍庙进行了精心规划,市道协对方案修改也提出了不少具体意见。首先,提升环境,引导宣传文明敬香。从自我做起,积极引导信众维护宫观环境清洁、绿化美化环境,通过发放宣传品、微信平台、液晶显示屏宣传栏等方式引导广大信众文明敬香;其次,改造食堂烟囱和排油烟管道。在原食堂烟囱排油烟管道接口处增加净油烟系统设备,同时将排油烟管道由向空中排放转为地下排放,建立砖砌检查井、300管径排污管及玻璃钢除油池一座;城隍庙还将移除香炉,把香炉改为冲天炉。把离附近居民楼最近的太岁殿前焚烧香纸的香炉移除,改为铜制的冲天炉鼎,尽量减少香灰、烟尘排放点;移除太岁殿前的香炉后,信众烧香就转移到了西侧的香库,由于原有的香库容量较小,接下来将改造扩大香库容量;也是为了减少烟雾飘散,在太岁殿前原有的两座蜡烛亭是敞开式的,且规格小,还不安全,现设计改造两座半封闭式、六面型、安全性较高,并与建筑相符的古建筑式样的蜡烛亭;为了将噪音减到最低,对于殿堂门窗的改建,在市文物局的指导并征求文物局意见后,城隍庙已落实了门窗改建方案,用内外双层玻璃,起到隔音效果。
“整个改造需要花费80多万元,目前已在一步步推进中,全部落实到位,还要一段时间。”熊建卫说,简单可行的已改进到位,还有一些大动作还需时日,特请居民们谅解。
点赞
喉咙不痛了噪音也小了
“六个一”走到心坎里
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在昨天的现场会上,濮阿姨高兴地说:“一个多月来,改观太多了,我喉咙真的不痛了,到阳台上洗衣服,也不怎么看到飞灰了。”她说,特别是听到了城隍庙当家这一系列的硬件整改措施,她更宽慰了,居民们都充分理解,整改到位确实需要时间。居民陈阿姨说,现在噪音小了很多,做宗教活动时,高音喇叭也大大调低了音量,有时候不竖起耳朵,还根本听不见有声音呢。同时,为了进一步密切沟通,街坊邻里还与城隍庙新建微信群,居民们也会参加庙里公益活动,关系进一步融洽。
“市政协这‘六个一’走访高效实在,帮我们居民解了困扰多年的生活难题。”平江街道香花桥社区的工作人员说,这1个多月来,市政协机关党支部负责同志每周都要跟她联络跟进改善情况,为居民们尽心尽力。在现场会最后,市政协机关党委书记、副秘书长曹萍表态,改善措施能实施的请城隍庙就尽快推进开展,资金有困难再想办法协商解决,市政协机关将对此事持续跟踪、负责到底,还居民们一个满意舒心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