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巷社区举办的温馨生日会
本报记者 林琳
6月18日是老党员沈才康76岁的生日,这天他在古巷社区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23名党员齐聚一堂,为他庆生,而借着生日会,党员们分享了生活中搜罗到的社情民意,将群众意见和建议反馈到社区,并提出个人的解决办法。自去年7月,社区创新推出“老党员红色生日会”,党员生日会变成民情“中转站”,至今已为全体181名党员庆生,也借机发挥了“智囊团”作用,帮助社区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元和街道古巷社区是一个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的老市镇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25%。其中,党总支现有的181名党员中,平均年龄62.5岁,60-80岁的多达98人。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社区管理和发展的劣势,反而在社区的创新运作下,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优势。古巷社区党总支委员惠玮表示,这些党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管理经验,对社区管理是一笔财富,社区引导和鼓励退休党员奉献余热,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因此,社区党总支通过建立“银龄同乐会”这一党建品牌,以开展睦邻“老伙伴”计划、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创办“夕阳红”老年大学这三项为主要内容,丰富老党员晚年精神生活,倡导党群同乐、老少同乐,探索老年群体党建工作新模式。
针对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社区创新邻里关爱模式,发动身体健康的低领老党员与高龄独居老人两两结对,开展志愿助老服务。结对的“老伙伴”以居住地就近原则进行,双方多为邻居或同楼居民,小老人”定期上门探访、电话慰“问、陪伴外出等形式关怀“老老人”,开展邻里守望、精神关爱、生活辅助服务等,预防或降低老人风险的发生,一旦“老老人”出现异常情况,小老人”及时向社区居委会报告。同“时,邀请“老伙伴”们开展“银龄生日会”、“重阳百家宴”等敬老爱老助老活动,促进老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参与社会交往。
“五老”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即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战士、老模范,在古巷社区由他们组建的一支“五老”志愿服务队,以监督员、辅导员、宣传员为主要职责,活跃在青少年帮扶活动中。他们是“网吧监督员”,负责监督辖区内是否有无牌无证黑网吧经营,是否有未成年人违规涉足黑网吧。他们也是“心理辅导员”,深入辖区,为单亲家庭、残疾家庭、低保家庭中的弱势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和精神慰藉。他们又是“普法宣传员”,在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中充分发挥普法宣传作用。
2004年,古巷社区创办了相城区第一所纯公益老年科普大学——“夕阳红”老年大学,老年大学课程内容涉及卫生健康、防病知识、烹饪艺术、膳食营养、种花插花、家庭理财、消费维权、法律常识等,学员已从早期以社区党员、居民小组长为主,扩散至寻常百姓家,现有学员数百人。
今年1月,古巷社区又推出十项“菜单式”老党员关爱服务,即电话咨询、心理疏导、生日关怀、困难帮扶、健康档案、走访慰问、送学上门、指尖课堂、人才推介、悼念逝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