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宣布,“希瑞适”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成为国家食药监总局首个批准的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那么这种疫苗何时可以在常熟接种?本市的宫颈癌发病情况如何?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预防宫颈癌?为此, 记者 采访了市疾控中心和市妇幼保健所的工作人员和专家。
最快9月就可在家门口接种
相关研究表明,宫颈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HPV也叫做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人类肿瘤发病中唯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现今研究证实:预防HPV感染可以预防99%宫颈癌的发生。在已知的百余种HPV类型中,大部分被视为“低风险”,与宫颈癌并无关联,但有14种被列为“高风险”,它几乎可以导致所有宫颈癌,其中,以HPV16和HPV18两种病毒株风险最高,可导致约70%的宫颈癌发生。此次获批在中国上市的HPV疫苗主要就是针对HPV16和HPV18。
记者 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省级药品平台的药品清单中还没有这种疫苗。省级药品平台一旦完成此种疫苗的增补程序,疾控中心会第一时间网上采购疫苗。有需求的市民最快今年9月份有希望在家门口实现接种。根据初步安排,本市乡镇卫生院以及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疫苗接种工作。
上半年完成筛查7.15万人
妇女“两癌”是指女性宫颈癌和乳腺癌,对35至64岁妇女开展“两癌”检查是国家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本市自2010年开始实施第一轮“两癌”检查。2013至2015年,全市完成了新一轮妇女“两癌”检查任务,将检查对象从农村适龄妇女拓展为本市户籍所有妇女。
2016年起,本市将妇女“两癌”检查、妇女病普查及计生优质服务有机结合,统称为“妇女健康优质服务”,规定对20至64岁妇女根据不同年龄段每两年开展一次普查、“两癌”筛查和计生优质服务,作为常规项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范畴。每年指定少数乡镇作为省“两癌”项目试点区域,该区域的妇女在享受“两癌”初筛基础上还可享受进一步的免费确诊检查。截至目前,本市已完成妇女“两癌”检查28万人次,共检出了宫颈癌80多例,发现宫颈癌前病变400多例。其中今年上半年,本市完成宫颈癌筛查7.15万人,发现宫颈癌10多例。
早发现可控制病变发展
宫颈癌是一种病因明确、筛查方法比较完善,完全可以预防的肿瘤。通过早期普查、规范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时治疗癌前,完全可以阻断宫颈浸润癌的发生。
早期宫颈癌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变发展可能出现阴道流血、经量延长、经量增多、阴道排液等症状。宫颈癌患者早期不会感知到身体不适,即使有些轻微症状也很容易被忽视,所以需要定期做筛查。HPV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危HPV持续感染可发生宫颈细胞轻度瘤变,直至癌前病变、癌变,这些过程平均需要10年左右时间。在这期间,若能早期发现宫颈异常病变,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可以控制病变的发展,同时早期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远比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得多。
什么样的人群是宫颈癌的易感人群?研究表明,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早年分娩、多产与宫颈癌发生有关。青春期子宫颈发育尚未成熟,对致癌物较敏感。分娩次数较多,子宫颈创伤几率也增加,分娩及妊娠内分泌及营养也有改变,患宫颈癌风险高。孕妇免疫力较低,HPV DNA检出率也很高。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侣患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性接触的妇女,也易患上宫颈癌。
女性仍需定期接受筛查
打了HPV疫苗并非一劳永逸,接种了疫苗后仍需要做宫颈癌筛查。除了注射HPV疫苗,最好的防治手段,还是定期做宫颈筛查,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等。目前宫颈癌筛查主要应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与传统的巴氏涂片法相比,细胞阳性检测率得到提升、不满意样本数量明显减少。自2013年开始,本市采用较为先进的TCT检测代替巴氏涂片,并确定了定点检测服务机构,疾病检出率有明显提高。
注射疫苗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但并非起到百分之百的保护作用。市妇幼保健所医师提醒,如果想要预防宫颈疾病,除了注射HPV疫苗,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女性的日常生活方面还是要“讲究”一些。少吸烟、喝酒,注意外阴及内裤的清洁,注意经期卫生。性生活过早或者多产的女性都是诱发女性宫颈癌的常见原因,因此尽量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性生活要注重健康,比如性伴侣过多、性生活过频等危险行为都要尽量避免。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对病毒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