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牛鼻子”激发新动能
——吴江汾湖高新区全面接轨融入上海发展综述
□苏报驻吴江首席记者黄亮
在长江经济带的版图中,上海无疑是龙头。
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说,吴江是苏州接轨上海的第一站,那么与上海接壤的汾湖,便是这第一站的“桥头堡”。当前,长三角城市都在努力接轨上海,占尽区位优势的汾湖如何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城市布局、产业优化、环境改善……如今,汾湖人迈出的每一步,都为这座城市抢得先机。
关键词接轨上海
“三集中”练好内功增强内生动力
5年前,当澳冠智能放弃上海、落户汾湖时,洪峰便和妻子有个约定:“今后,谁先回家谁做饭。”
洪峰的家在上海,妻子工作也在上海。理应说,妻子做饭是大概率。但5年来,洪峰下厨的频率,远高于妻子。时常面对柴米油盐,洪峰虽嫌麻烦,但心里挺开心:“想当初,就是因为离上海近、成本低,才选择汾湖。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悉心指导下,企业发展已进入良性循环,销售收入年增50%以上。” 苏州桥头堡、虹桥副中心,企业家敏锐的眼光、切身的体验,折射的正是汾湖宽广的视野:汾湖不仅是区镇合一的省级高新区(黎里镇),更是上海的卫星城市,主动对标是核心要义。
方向明确,时空距离率先被拉近。
除了现有的G50高速、318国道外,短期内汾湖将打通康力大道,通过BRT加速与上海对接;未来,随着苏州S7号线与上海地铁17号线无缝对接,真正实现汾湖与上海的同城效应。
同时,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保、行政审批、综合执法、政府服务等方面,与上海对标找差,为人才落户、企业进驻创造高标准的便利服务环境,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从成立之初的临沪经济区到现在的省级高新区,汾湖不变的定位,就是成为和上海产业接轨的示范区。”吴江区副区长、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琦说,汾湖要更多承接上海溢出的优质资源,特别是上海加大疏解的一些城市非核心功能,必须练好发展内功,增强内生动力。其中,“三集中”便是主抓手。
一是产业向园区集中,淘汰落后产能还百姓田园乡村。今年以来,汾湖借助“三优三保”,逐步腾退村里的“散乱污”企业。并将置换出的土地集中在汾湖工业园区建标准厂房,引进符合产业导向的新兴产业,确保村级资产保值、增值,把田园乡村还给百姓,让农村更像农村。
二是人口向城区集中,以产业更新促进城市更新。汾湖中心城区面积27平方公里,但人口仅4万。产业向园区集中后,将引导人口向城区集中,不仅利于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而且,原有被撤并镇存在的交通、环境等一系列管理问题,也会随之改善。
三是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集中。汾湖目前统计在册的工业用地3.5万亩,但亩均产值低,
资源占用大的规下企业用了近2万亩。依托产业规划,通过环保安监的倒逼,将落后产能的要素资源“腾笼换凤”给新兴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亩均产出效益。
“产业结构是‘牛鼻子’,只要调整到位,很多管理上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城市功能布局也将更完善。”吴琦说,一张蓝图绘到底,汾湖将围绕“一廊五园”规划,重点打造一条科技创新长廊,做大做强智能装备、新型半导体、电子信息、新型食品和电商物流等五大特色产业园区,力争通过5-10年完成产业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抢抓高新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剑指”千亿级
喝咖啡时,将手机放在桌上便会自动充电。如今,这样的“随意充”场景已出现在美国的星巴克。其电力来源,就是隐藏在桌面内的高功率、低损耗半导体。
在今年8月25日举行的吴江(上海)投资说明会上,总投资30亿元的英诺赛科新型半导体中国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签约汾湖,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大幅拉低国内新型半导体售价,更加速推动类似美国星巴克的“随意充”在国内成为现实。
“对汾湖而言,抢抓‘高’‘新’始终是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吴琦看来,以前的区域竞争,主要看项目数量,现在看的则是能否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中抢占先机。
毫无疑问,这一次汾湖走在了前面。
去年以来,汾湖以氮化镓、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为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全力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建设。
随着江苏华功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江苏研发中心和中山大学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研究所江苏研发中心的“一院两中心”落户,加快推动了新型半导体科技与产业的深度结合,并形成了从设计、研发到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汾湖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剑指”千亿级。
同时,既有产业的升级也加快推进。目前,以电梯为主的装备制造是汾湖的支柱产业,这里共有电梯整机厂11家,年产值超300亿元。
但在汾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黎里镇镇长沈伟江看来,这个数字并不亮眼,离行业优秀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国内市场,国际品牌‘吞噬’了一半以上份额,而国内七八百家整机厂仅分享到余下部分。”为此,今年以来,以康力、申龙为代表的民族品牌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加速智能制造,加快兼并整合,不断提升汾湖电梯的综合竞争力。
产业是基础,人才是保障。为了吸引、留住人才,汾湖在吴江现有政策上进一步“加码”,明确符合条件的本科学历人才,最高可享受总额15万元的购房资助;如果夫妻双方均为本科,一对夫妻最高可享受总额35万元的购房资助;如果夫妻二人均为博士,则最高可享受55万元的购房资助。同时,用人单位还将提供相应配套。
“从国外发展来看,创新的集聚通常在大都市周边一小时经济圈,而汾湖正好处于上海的辐射范围。”沈伟江说,目前汾湖已设立了2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建起了超过130亿元产业基金落户的黎里基金小院。通过“平台+人才+产业+基金”的集聚形成强磁场,加快吸引上海创新资源落户。
关键词环境保护
新城古镇双轮驱动彰显汾湖魅力
当前,在“两聚一高”新征程中,汾湖把民生、环保放在更重要位置。
汾湖,东接上海、南接浙江、北依苏州,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的金三角腹地,区域面积258平方公里,其中103平方公里是水面,有23个省保湖泊。但是,相比不会缺失的区位优势,汾湖的环境保护压力不小。
黎里是汾湖喷水织机相对集中的地方,而且绝大多数是无证无照的小作坊。这里做的是相对低端的布,赚的也是非常可怜的利润。
业内清楚,他们为何会赚钱:一是牺牲环境,将治污费变利润;二是无证无照,逃避监管不交税;三是责任缺失,不给员工缴社保。
8月31日,汾湖在吴江率先全面取缔无证无照喷水织机。“涉及面广、矛盾突出、压力很大,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吴琦说,绝不能放任小作坊赚黑心钱,却让周边百姓承担环境污染的恶果。
今年以来,汾湖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势推进小化工、小轧钢、木制品等“散乱污”企业关停并转,启动喷水织机专项整治,守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同时,引导企业把资本投入到政府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汾湖朝着具有临沪区位优势和优越自然禀赋的科技新城、创新湖区目标迈进。
“汾湖常住人口25.6万,其中户籍人口15.6万,外来人口10万。以前,外来人员主要以低端产业工人为主。”汾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沈健民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10万人中将来只要有二三成从事高新产业,那么汾湖的城市发展、公共服务、消费能力都将带动起来。
水天一色云霞飞,建筑庭院意境浓。如今,汾湖的城市形态已颇具欧洲小城韵味。吴琦说,随着黎里文旅小镇日渐成熟,汾湖将依托新城古镇双轮驱动,让现代新城有活力、文旅小镇有底蕴,高新汾湖有魅力。未来,沪苏湖和通苏嘉两条高铁开建,尤其是沪苏湖高铁,将汾湖和上海虹桥间的距离缩短到20分钟,汾湖将真正融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