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山民采来的野生蕈,经过大厨烹饪,成为鲜美的面“浇头”。见习记者 朱琪摄
文/本报记者 陈燕
9月15日早上7点不到,兴福寺旁的望岳楼老面馆,喝早茶的市民陆续前来,捉蕈(常熟人称采蕈为捉蕈,意指这类山珍藏身山林,需四处寻觅才能采获)的山民也三三两两来送货。“这些蕈都是我公婆晚上去捉的,嘱咐我上班前先来卖了。”住在附近的王茵骑着电瓶车,拎着一大袋新鲜的野生蕈交给面馆主人张淑英,收了钱就匆匆上班去了。
长脚蕈、矮脚蕈、青头蕈……张淑英一边数着蕈的品种,一边向 记者 介绍,这些蕈大多数都生长在灌木丛中,品种比较杂,所以统称之为“野蕈”。“每年最早长出来的是水白蕈,然后是油滑头蕈,最近青头蕈比较多。”她说,今年本山野生蕈是丰年,她店里最多一天就收到了300多公斤。“100多人排队来卖,有的1天上山3次去捉。”张淑英是本山蕈的“大买家”,她对今年的蕈产量十分欣喜,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丰厚的收获,山脚下的茶楼、面馆可以更好满足食客对蕈油面的需求。
3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最适合蕈的生长。每年黄梅天,温度适宜、雨水多,虞山上的蕈就开始“野蛮”生长,山民到山上捉蕈,常能满载而归。张淑英说,黄梅时节生长的蕈叫黄梅蕈。在暑天最热的时候,鸡脯蕈就上市了,这种珍馐味道鲜美,价格也高,但仅有半个月时间的采摘期,而且生长环境奇特,要在白蚁窠或者山芋藤里才会有。
等黄梅蕈和鸡脯蕈捉完了,到8月底9月初的时候,更饭蕈就上市了,因为这种蕈在农历“七月半”左右生长,所以流传下来这样的称呼。直到9月底10月初,秋意渐浓,本山蕈才渐渐收尾。这时候,如果温度适宜,还会冒出松树蕈,它们清一色长在松树边,产量不是很大,所以价格也不便宜。这也是一年中最后一批本山蕈了。
张淑英的母亲从小就生长在虞山脚下,不仅擅长捉蕈,也成了辨别蕈是否有毒的“专家”。“就比如大毛红蕈,红面白盖红脚的有毒不能吃,红面黄盖白脚的就可以吃。”老人一边忙着给刚刚送到的鲜蕈修剪清洗,一边讲述着野生蕈的识别办法。也正是因为她有着一双“火眼金睛”,所以很多山民愿意把捉来的蕈出售给她,而爱吃蕈油面的市民和游客也愿意在这里享受美食。
说话间,70多岁的钱忠明又给面馆送蕈来了。他笑呵呵地说:“我晚上8点就上山了,打着手电筒四处找啊找,一直捉到凌晨2点。”因为最近蕈少了,忙碌了一晚上他才收获了1公斤,但他仍然很满足。
等鲜蕈捉完,张淑英说,喜爱蕈的市民也不用担心吃不到这份美味,熬好的蕈油可以放在冰箱里保鲜很久,随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