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全力建设“四个名城”系列报道③
□苏报记者陆晓华
近日,《关于推进苏州市耕地轮作休耕的实施意见(试行)》正式出台。在稻麦周年两熟区域实行季节性轮作休耕,以生态休耕或轮作养地作物替代小麦种植,同时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力争用4至5年的时间,全市耕地轮作休耕一遍,预计可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休耕前提高1%,耕地质量明显提升。
这是苏州遵循自然生态法则的主动作为,也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曾几何时,“鱼米之乡”“人间天堂”,这些苏州的美誉令名开始变得遥远,受到质疑。城市的管理者给出了响亮回答:从古城保护到“四个百万亩”,从美丽镇村建设到古镇联合申遗,从公共服务均等到社会治理结构探索……苏州在理性的系统修复中谋求城市新生。
省委书记李强在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苏州市工作时指出,要在新的起点上,高水平、高品位地推进苏州的城乡建设,打造美丽宜居的人间新天堂。
让城市更美,让水乡更有韵味。苏州将全力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美丽宜居名城。
系统修复:打磨城市特色,展现城市之美,描绘现代版“姑苏繁华图”
最近去平江路,你会发现这条历史街区新添了一座桥。这座桥是今年6月份新建的,在平江路跨中张家河段,其实是恢复了历史上拆除的南张家桥。
家住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的曾北海是研究古城桥梁的爱好者,他参与编写的《水乡河道寻踪》一书,详细记录了中张家河的变迁史。今年2月,中张家巷河西段恢复工程正式启动,将恢复河道400米、桥梁4座,预计明年完工。届时,消失半个世纪之久的中张家巷河将全面恢复,东连护城河,西接平江河,重现枕河人家的浓郁水乡风貌。 (下转A07版) 苏州城市有历史,不沧桑;生活有情调,不做作。苏州的历史,苏州的情调,是一种不经意的触摸,是散落在民间、融入于生活的细枝末节。
恢复南张家桥和中张家巷河,只是苏州古城保护的一个缩影。自1982年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苏州坚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总体原则,保持了古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传统建筑风貌,古城整体保护成效显著。随着2012年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成立,苏州古城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省委书记李强说:“姑苏之美,在于精致,整个苏州应该是一幅现代的‘姑苏繁华图’,要精心打造城市特色,用心琢磨城市建设的每一处细节。”
苏州,正精心装扮自己的容颜;苏州,也在着手更大的系统修复。
今年8月28日,苏州召开城市总体规划(2040)编制改革暨“城市双修”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城市双修”试点范围为苏州市区,在今后的2年内,苏州将通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打造“青山清水新天堂”、凸显“江南水乡”山水人文特色,改善人居环境,让百姓生活更惬意。
这种系统修复正化为一个个细节的精雕细琢。今年起,姑苏区将全力实施古城保护示范、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老旧区域环境改善提升、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交通综合整治、河道截污清水六大工程。其中,古城保护平江片区示范工程是核心,将按照“苏式居住”和“全域旅游”功能定位,将历史文化街区、古建老宅、历史文物等连成一片,形成“大景区”格局。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指出,要坚持古城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融合。
回归乡愁:坚守“四个百万亩”,让现代都市与特色田园乡村交相辉映
这个季节,正是大闸蟹上市的时节,这份大自然的馈赠,让“鱼米之乡”成为世人眼中的福地。
在很多苏州人的记忆深处,都藏着一幅有关“鱼米之乡”的美丽图景:满眼翠绿,诗画乡野,空气清新,河水清澈;一年四季,瓜果香甜,稻米飘香,水产鲜美。
但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脚步,苏州发生了深刻变革,耕地面积在减少,人均耕地已不足半亩,粮食自给率只有30%,再加上水环境污染、雾霾天气多发等,人口、环境、资源等压力越来越大。这也是苏州对标先进地区的发展瓶颈所在、痛点所在。
苏州人认识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越是进步,农业功能的多样性趋势就越明显,农业将更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苏州就提出了“四个百万亩”(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特色水产、百万亩高效园艺、百万亩生态林地)农业产业布局。到2013年“四个百万亩”全部“落地上图”。近年来,苏州更是把完善优化“四个百万亩”作为保护战略生态资源的关键举措,目前全市已完成“四个百万亩”上图落地面积412.7万亩,优质水稻最低保有量稳定在110万亩以上。
继续坚守“四个百万亩”,永久展现“鱼米之乡”的风貌,这是城市管理者对历史、对子孙后代的交待。
而在苏州,彰显江南水乡生态韵味、“记得住乡愁”的努力,更融入在苏州农村风貌、农村生态环境的切实提升改变上。
美丽镇村行动,打造了一批美丽城镇和美丽村庄,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放大经济社会的承载容量。新一轮美丽村庄建设行动启动,累计建成美丽村庄示范点10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690个。全面完成首批14个被撤并镇整治提升试点,持续推进16个示范镇优化提升和其他34个建制镇环境整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镇黑臭水体整治,要让苏州的水清起来、美起来。今年底苏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达到80%以上,明年基本消除全市112条城镇黑臭水体。同时,结合“263”专项行动,目前全市沿线违章建筑拆除已完成81.2%,沿线河道整治已完成64.2%,绿化新建及改造提升已完成81.9%。
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真正做到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根。在首批5个省级试点村和20个市级试点村基础上,苏州正在谋划更多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多元化的试点成果。同时,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促进产业交叉融合,打造一批具有苏州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特色村庄和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周乃翔指出,要强化协调联动,加快形成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格局。
城乡融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城镇村联动,共筑“人间新天堂”
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溪呈现的精美水乡画卷,千百年来也未曾改变。
苏州,古城之外,古镇、古村众多,如何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联成线,争取打造以古城古镇形态为特色的新型国家公园,成为苏州城乡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苏州科技大学教授、苏州城乡一体化研究院副院长袁中金认为,应加快成立“苏州古镇联盟”,合力打造新型国家公园,摆脱目前单兵作战、孤立发展的局面,提升古镇品牌竞争力,使古镇建设成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亮点,成为与古城并列的人间新天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随着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深度推进,乡村价值得以重新认识:乡村除了作为粮食等作物的生产空间外,在生态、环境、文化等地域资源方面优势凸显,成为具有多功能属性的独立空间。要组建江南水乡村落和古村落组群保护示范区,打造原生苏式水乡。“城、镇、村联动,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与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共促共生。”
城乡建设,城乡融合,还在于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苏州将有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城市治理方式变革。同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张家港的村民议事会、
吴中区的网格化大联动、太仓的政社互动等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也将进一步提升推广。
推动城乡建设,城乡融合,最终落脚点还在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今年3月,苏州制定出台关于聚焦富民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十条意见,并排定了富民增收“时间表”:到2020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在2017年达到1万元基础上,继续保持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市委农办主任张伟表示,当前,苏州正加快高标准制定“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配套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不断总结合作社经营、三资管理、城乡环境治理、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成果经验,持续增加城乡发展活力。其中一点,就是要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构建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大力培育新的农村经济主体,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打造一批具有苏州水平的新型合作社、家庭农场。
当好标杆,既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城乡建设,城乡融合,就是要使苏州成为令人向往的宜居宜业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