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请看“堂名”的精彩活法
□文文
有道是“救急不救穷”,某些“非遗”的式微不过是某个时间段的“急”,帮助其缓过这个“急”,其一定有反哺和报效的那一天。
苏州市级“非遗”“堂名”的艺人们,从婚庆市场寻找到了嫁接的枝头,将传统技艺嫁接上去,老枝上开出了鲜艳的花,结出了甜美的果。这是“非遗”自找活力从而增强生命力的成功范例,给“非遗”保护带来有益的启发。
“非遗”可以不断再创造,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非遗”下的定义之一。这个定义,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某些观念上对“非遗”保护的理解,流于表层。似乎一说到保护,就是拨款护着养着供着,这种形同对植物人保护的“静养”法,其实是不懂“非遗”的生命力,甚至对“非遗”也缺乏应有的尊重。
各类的“非遗”之所以成为“非遗”,一定曾经辉煌过,并在社会需求中奉献过很多也得到过很多。能从漫长的岁月中一直走到今天,足以证明其生命力不容小觑。某些“非遗”式微,只是在某个时间段的表象。鹰离不开天,鱼离不开水,撇开了天空和水源来谈保护鹰和鱼,无异于将它们看成了标本。有道是“救急不救穷”,某些“非遗”的式微不过是某个时间段的“急”,帮助其缓过这个“急”,其一定有反哺和报效的那一天。一味的帮穷,一味的包养,只能助长懒汉思想,解决不了传承的大问题。
“堂名”的艺人们对“非遗”的传承人是一种活态传承。他们被冠以草根,就形象地夸赞了他们的活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们拥有昆曲演唱演奏功底,看到婚庆市场的需求,就像老鹰冲向天空,鱼儿游回江河。这些草根们紧紧拥抱大地的厚爱,活得精彩,活得滋润,这才是大自然的生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