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假期,有很多人会到处找美发店做头发,不少市民的感受是,大街小巷各色美发店越开越多,但每逢节假日价格却越来越高。
苏州市场的美发店现状如何?现在简单洗剪吹大概多少价位算合理?是谁在撬动高档美发店的消费市场?这两天,记者走访了多家连锁美发店,并采访了多位美发业门店经理,试图揭开美发行业的经营之道。
市民吐槽
节假日美发店普涨30%
市民刘先生家住吴中区木渎附近,原本节前想去理发,结果小区附近经常光顾的3家理发店都排长队,所以作罢。
“一直熬到10月4日。”刘先生说,上午10点多先进了一家店,店里客人没几个,但是听说他就光理个发,就说要等不少时间,因为其他人都是要做头发的。刘先生出来又找了第二家,这家店倒是立马给他洗了头发,不过,洗头时店员就告诉他,因为假期里员工属于加班,洗剪吹都有一定程度的涨价。说着就指了指店内的一张涨价公告,价格涨了30%不止。既来之则安之,不喜欢麻烦的刘先生只好“忍痛”剪了一个68元的头发。
“前几年20-30元的理发还是有的,现在不办卡50元能理个发算是便宜的了。”陈小姐则在朋友圈吐槽说,平时都不太敢在节假日去理发店,就怕剪到一半被告知涨价了,一般都是问好了价格才落座。
记者探访
连锁店、直营店抢滩周边市场
“有新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就会有美发店进驻。”家住吴中区的许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家刚搬进新家没多久,小区附近的一个邻里中心就开出了两家美发店,都号称是连锁的。没多久又开出了第三家,三家店相隔不过100米,虽然店很密集,“想不到生意都挺好的,虽然其中有一家店后来换了店名和老板。”
记者探访发现,以木渎镇为例,大约100米长的道路两旁就会开出2家以上的美发店,大部分都是号称连锁店或直营店。姑苏西路附近商圈的一家连锁美发直营店的刘经理就告诉记者,他们品牌基本不做古城区生意,一般都在城镇发展,“我们品牌只专注城镇市场。”该刘经理说,他们在苏州共有30多个门店,主要分布在相城、吴中区、高新区、昆山、太仓等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镇繁荣街区。
中山西路上相隔不足50米的路段,紧挨着两家连锁美发店,其中一家美发店的经理向记者透露,他们目前在苏州市区共有8家店,今年年内会开到12家店。他同样透露,他们品牌看中的是周边城镇市场,一般很少在古城区布点。
行家分析
苏州美发市场并不成熟
很多人都有在美发店办卡的经历,同样,也有很多人遭遇过办卡后美发店老板卷款跑路的遭遇。“其实从商家而言,这是一种不太明智的做法。”美发业资深人士阿超告诉记者,一般旧店转手,新店老板还会在原址继续美发生意,目的就是留住原来的客户,同时旧卡会给客户继续使用,但是会让客户尽量充值再消费。“以前那种一刀切的方法早就不好使了。”
记者调查发现,通常情况下,一家美发店倒闭,过几天会有新的美发店在原址开业,目前除了个别店不允许客户继续使用原来的会员卡外,大部分门店会让客户使用旧卡,并进行再充值转卡,以此留住客户,并争取更多客户。
现如今,消费者的观念在改变,他们对价格不再过多敏感,反而注重的是服务和品质。而这种消费升级的深入渗透,也使得包括美容美发等很多传统服务业的玩法随之被颠覆。
最为明显的就是,现在但凡开出一个美发美容店,都宣称是全国连锁、全国直营的品牌店。更有美发店店员在面对客户时标榜,他们的企业是综合性的,美发店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他们企业做的是“百业”经营,实力强大得很。有了知名度,自然就不怕收费高。多位美发店经理告诉记者,在苏州,剪个头发50元真的不算贵,连锁门店起价100元的收费都算是正常的,有的日韩流的美发店,剪个头五六百的都很多。
一方面是越开越多的品牌美发店,一方面是屡见不鲜的消费投诉。今年3.15期间,来自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有关美容行业的投诉不在少数,仅去年10月份至今年3月,就有219起。资深美发业高级经理鲍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之所以有很多美发店爆出倒闭事件,归根结底是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和运营不善导致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苏州美发市场高端品牌屈指可数,高端市场并不成熟,而越来越多的外地美发品牌进入苏州市场,看中正是苏州目前的消费升级趋势,但最终各家能不能做好也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