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刚出生仅4天的小宝宝日前在苏大附儿院接受大动脉调转术。手术由胸心外科李炘主任医师主刀,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大动脉调转术+动脉导管结扎离断术+房缺修补术”。小宝宝在术后第3天,就成功撤离呼吸机,生命体征平稳,现在已经出院。
出生前,发现宝宝心脏血管长反了
小宝宝的母亲王女士今年43岁,去年年底发现怀孕了。尽管已有一个19岁的女儿,但是她想着二胎政策放开了,宝宝在这个时候到来,真是上天的馈赠,所以决定生下这个孩子。然而,孕中期的胎儿心超结果却让充满期待的一家人如坠深渊。报告高度提示,胎儿患有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巨大的不安和痛苦让王女士以泪洗面,难以抉择。她知道生下一个不健康的孩子对整个家庭会带来什么。于是,王女士辗转来到苏大附儿院,向李炘求助。李炘在认真分析胎儿检查报告后,告诉王女士夫妇,胎儿的主动脉和肺动脉长反了,导致心脏输送至全身的血液都是没有新鲜氧气的静脉血,出生后需要及时接受大动脉换位手术才能存活。但是,胎儿的先心病虽然严重,这类手术的成功率却很高,胎儿的生存希望很大!夫妇俩和李炘进行充分的交流后,听取了他的建议。
一出生,他就在和死神赛跑
日前,李炘接到王女士的电话:“我家宝宝刚出生,现在转到你们医院,拜托您了!”尽管产后虚弱,她还是坚定地将宝宝托付给他。很快胸心外科接到通知,要接收一名刚出生的小患儿,其诊断为:大动脉转位,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同时,新生儿转运体系立即启动,宝宝通过“绿色通道”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直接转运至该院。通过对宝宝的心超检查,诊断得到明确:孩子心脏的主动脉和肺动脉确实长反了,和孕期产检诊断的结果一致,而宝宝的存活仅依赖于一根随时可能闭合的动脉导管和4mm的房间隔缺损。于是,在李炘的带领下,科室团队研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出生后四天,为孩子进行大动脉调转术。
为尽可能地保护心脏,手术在25℃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进行,新生儿的冠状动脉非常娇嫩,直径仅2-3mm,吻合要求极高,而李炘主任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脆弱的心脏上做极为精细的针线活:长反了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切断互换,原来跟着肺动脉长错了位置的冠状动脉也要被移植到主动脉上来。因为宝宝的心脏实在太小了,缝合宝宝心脏血管的针线,比头发丝还要细。
在心外、麻醉、超声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经过胸心外科医生和护士的积极治疗,小宝宝的脸蛋红扑扑的,吃奶也很有劲,日前已经出院了。
关爱儿童,正视先天性心脏病
随着产前诊断及筛查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胎儿的认识正在更新。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时期就能检出并诊断,这可以让患儿父母在胎儿出生前就做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各种压力。但是这也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对于有很大救治希望的孩子,他们就真的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吗?
目前,在产科和儿科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先心病产前产后一体化干预和治疗措施正在不断研究,超声技术已经能检查出绝大部分的结构畸形,产妇需要做的是定期产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具备手术条件的专业胸心外科团队,在宝宝尚在胎儿时期就可以制定出系统的治疗方案,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先心手术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很多先心病是可以治愈的,并且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
李炘主任医师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先心病围产期一体化治疗上走出了第一步。此后,他们也将逐步开展产期咨询,希望能让更多的准妈妈了解到小儿先心疾病的知识,帮助更多的先心宝宝。(苏报融媒记者 金追峰 通讯员 袁洪樑 王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