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的吴文化孕育了美妙精致的苏州评弹,日前,苏州市评弹团赴香港演出,而这也是该团首次组团在香港公演。本次演出由著名表演艺术家、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盛小云领衔,集中了苏州市评弹团的优秀中青年演员。在献礼国庆和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让香港观众充分领略到来自江南吴地的说唱之美。
苏州评弹精彩亮相赢得香港观众掌声不断
苏州市评弹团负责人孙惕今天介绍,在香港有着很多苏州评弹的忠实粉丝,他们不分年龄阶层,有80、90后,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是被苏州评弹吴侬软语的魅力所深深吸引。本次赴港演出以“天籁云间”为主题,共有3场演出。10月2日的第一场演出名为“青蓝相继”,立足于中青年人才团队的锻造培养。节目设计上以传统书目传承为主打,以创新书目为辅助;书目集合了琴调、薛调、严调、张调、杨俞调等多种艺术流派唱腔和说书风格。人员阵容上每一个节目均以中、青年演员拍档合作;既有著名演员以老带新,又有实力派演员绿叶相辅,使更年轻的一代茁壮成长,以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苏州评弹艺术之薪火光前裕后,代代相传。
“天籁云间·盛小云专场”则整合了盛小云及其团队历年来的代表性曲目。通过她对于不同作品的人物性格梳理、情感表现方式、音乐形象塑造、声腔技巧处理、流派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扎实的传统表演艺术功底和对不同性格命运之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同时显示出她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说唱技法上的多重艺术理念和现代审美追求。弹词开篇《莺莺烧夜香》,该节目取材于古典名著《西厢记》。开场第一个开篇台下的观众就已经沸腾了,叫好声此起彼伏。吴伟东、盛小云表演了中篇弹词《雷雨》中的一则《留萍》。《留萍》改编于曹禺同名话剧《雷雨》。由周萍赠于蘩漪的一把绢丝团扇而引出了三年前“母子”二人朝夕相处、心心相印的情感萌芽,再通过共赏昆曲《牡丹亭》和作画题词《声声慢》的深情回忆,自然过渡到双双坠入爱河,以至于成就了一段不该成就的“孽缘”;当美好的回忆嘎然而止重又回到现实中时,蘩漪面对胆怯懦弱、回避退缩的周萍直抒胸臆。由润物无声的似水柔情逐步过渡到反诘质问的咄咄逼人,可谓层层递进,字字铿锵。把节目渐渐的推向了高潮。最后一个压轴节目,是《啼笑因缘》中的一则《跳舞厅》。由吴静、吴伟东、盛小云联袂演出。该选回讲述了陶太太一相情愿,热心做媒;她带着表弟樊家树,又相约了美貌如花的何丽娜,一起在舞厅见面。由于何丽娜与家树暗恋着的沈凤喜如同孪生,而两人在地位、身份、气质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此情此景怎不令人费解,加上零距离的接触、言语中的唐突、心理上的反差,由此引发了跳舞厅里一连串的难耐、尴尬和笑话。此外,“吴音子锐”专场的演员阵容组合以优秀青年演员为依托,平均年龄约为32岁,他们当中有些人从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刚满一年;这是苏州市评弹团近十几年来着力培养和锻造之青年梯队的部分优秀代表。整台节目有评话,有弹词;有叙事,也有抒情;有生旦,更有武侠;可谓风格多样,流派纷呈。
香港高校学子惊叹“原来苏州评弹这么美”
今天,盛小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此次香港之行苏州评弹团还特意去了3所香港的高校。盛小云表示,近几年苏州评弹特别重视在高校进行推广,“这是在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盛小云介绍,早在1998年她曾经去台湾演出,当时在台湾的30多所学校进行了巡演。而在2016年,当盛小云的个人专场在台湾举行时,不少观众都前来与她交流,并告诉她自己就是看了1998年的那场演出后喜欢上了苏州评弹。
在香港期间,为了把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带进了香港的高校,让香港的莘莘学子们在了解苏州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了解苏州评弹,苏州市评弹团的演职人员们卯足了劲。 9月26日,苏州市评弹团来到了第一站香港城市大学,为师生们献上了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由于文化地域的关系,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苏州评弹,第一次感受苏州评弹,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为了能够让香港的学生们听得懂苏州评弹,苏州市评弹团还特地演出过程中配了字幕。用边讲解边演出的方式,让师生近距离的接触苏州评弹。第二站,苏州市评弹团来到了香港理工大学,孙惕在演出前还讲述了苏州的水乡文化、介绍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吴侬软语委婉的弹词唱段,一段苏州评话《康熙》传统与现代跳进跳出的结合,让香港理工大学的学子惊叹“原来苏州评弹这么美”。让我们年轻的香港观众初探了苏州评弹的魅力。第三站苏州市评弹团来到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师生们对苏州的传统艺术同样非常的喜爱。有第一次听,也有很久以前听过苏州评弹就此喜欢上这门艺术。盛小云表示,虽然每一站都很辛苦,但是大家也很快乐,因为收获很多。香港之行不单宣传了江南的文化,弘扬了传统艺术,推广了苏州评弹,最重要的是收获了更多的评弹迷。
“这次香港之行给我们苏州市评弹团蛮多触动。”盛小云表示。她介绍,苏州评弹时评话与弹词两种曲艺的统称,俗称说书。始于明末。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苏州艺人王周士曾“御前弹唱”。此后日益兴盛,广泛流行于江南城乡,苏州一地评弹艺人即数以百计,名家辈出。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表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苏州评弹如果要生生不息,还是要从娃娃抓起。”盛小云表示。她透露,如果有机会,苏州市评弹团会创作一些根据成语故事改编的小节目,让小学生们也有机会感受到苏州评弹的美。
(苏报融媒记者 梅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