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正成为苏州一张亮眼名片,让城市焕发更大魅力。过去五年,苏州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全面发展,初步建成了城乡一体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今年8月,苏州市体育局获评“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城市品质,是当前苏州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身边的健身步道,丰富的健身活动,便捷的智慧体育平台,上门服务的科学健身指导……随着体育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一个运动的苏州,让关口前移,有效助力“健康中国”和“健康苏州”建设,提升了整座城市的健康水平。据统计,目前,苏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市民体质合格率超过95%。
“以打造‘10分钟体育休闲生活圈’为新的目标,让更多苏州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并得到科学的健身指导。”苏州市体育局局长周志芳说,接下来,会从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改革创新、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和提升体育文化等方面,再创苏州体育新辉煌,为苏州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贡献力量。
【事件】大力建设便民体育设施,
全民共享健身“福利”
2015年底,全长16公里的苏州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全线贯通。它串起了拙政园、盘门等十几处大大小小的景点,沿着步道,既可以休闲观光,也能进行锻炼。徜徉其中,市民和游客可尽享苏式慢生活。经过连续实施提升工程,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功能日趋完善,体育特色凸显。目前,沿线共安装了14处健身路径,设置体质测试与运动健身指导站2座、健身小广场10个。
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百姓身边的健身设施。大力建设健身步道、笼式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等便民体育设施,是多年来苏州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发展全民健身,苏州坚持规划先行、惠民优先。早在2014年8月,苏州市体育局、市规划局就联合制定出台了《苏州市健身步道系统规划》。首批一共规划健身步道2773.45公里,步道覆盖3大类型,分别是环湖健身步道、登山健身步道和公园小区健身步道。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688公里。除了环古城河健身步道,位于石湖、东太湖、尹山湖、阳澄湖半岛、独墅湖、木渎等地的健身步道已经建成,环金鸡湖、虞山等地的健身步道也正在建设,光福国家级登山步道正在申报。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深化之年,在以往制订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基础上,苏州单独制定了《苏州市全民健身“十三五”规划》。围绕规划,苏州将着力解决全民健身在城乡、区域和人群之中发展不平衡,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场地设施开放不够,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等难题。“十三五”时期,将建设10个省级体育主题公园,东园体育休闲公园、运河体育主题公园、石湖体育公园已逐步开工建设。在沐春园及周边地区,建设太湖全国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在甪直,建设一座占地面积达400亩的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在光福镇,建设一条全长36公里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
此外,苏州还制定了《便民体育设施建设补助办法》,引导全社会参与便民体育设施建设。并依托现有体育场馆,建设一批受益广泛、业态多样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
【解读】改革创新,全民健身与全
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
今年8月,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举办期间,苏州市体育局获评“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苏州24家单位获评“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3人获评“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这得益于近年来,苏州市体育局始终牢牢把握新时期体育工作新要求,立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新需求,持续打造“争奥运金牌,谋百姓健康”的公共体育服务品牌。
在加快便民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苏州“大群体”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体育社团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实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市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6万名,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系列大课堂”“全民健身三进工程”“科学健身专家指导团巡回服务”等活动,建成10个体质测试和运动健身指导站。
苏州体育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改革推动,以更高的要求激发活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不断推进,2015年出台《市本级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机制,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承办主体逐步向体育社会组织转移。累计投入资金1266万元,购买公共体育服务108项。打造了以篮球、足球、路跑、电子竞技、城市定向、徒步健走、钓鱼等为代表的联赛模式。与此同时,整合和完善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建成集体育信息开发、建设、应用、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苏州“智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苏体通”“运动云医院”等一批智慧体育平台建成,打破信息壁垒,为市民科学健身带来便利。
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体育大赛,苏州不断优化体育竞赛机制。2015年成功举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创了地级市举办世乒赛的先河。2016年,苏州昆山成功举办了“汤尤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苏州每年承办全国以上赛事60多项次,长期位居全省第一。在2016年中国马拉松年会上,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获评“金牌赛事”,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赛获评“银牌赛事”。苏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座同时拥有金牌、银牌马拉松赛事的城市。连续九年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运动会,积极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同类赛事。2016年起,苏州东吴足球俱乐部连续2个赛季征战中乙联赛。从今年开始的5个赛季,苏州将成为江苏肯帝亚征战CBA联赛的常规赛主场城市之一。
【对标】争当体育发展标杆,助力“四个名城”建设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迅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苏州市工作会议精神,齐心协力,积极投身到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的工作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苏州体育“提升发展标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在制定。今后三年,苏州将围绕“体育强市”建设,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升市民体质健康水平,努力创新举国体制苏州模式,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积极打造体育产业示范城市和创建国家运动健康城市,不断提升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能力。
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名城,苏州将继续保持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建设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示范城市。逐步完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不断优化新型体育产业结构,推动体育产业跨领域、跨区域协作。优化产业载体建设,建成1至2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15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45个市级体育产业基地。优先发展健身休闲业,重点发展竞赛表演业,规范发展技能培训业,提升发展场馆服务业,引导发展用品装备业,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着力拓展体育产业新业态。到2020年,实现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以上,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50%以上,人均体育消费支出900元,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20万人。
围绕建设富裕文明的美丽宜居名城、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将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水平更高、内容更全、惠及更广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十分钟体育休闲生活圈”,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到2020年,建成一批有一定体量和影响力的体育公园,新建一批多功能运动场和笼式球场,建成健身步道2700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4平方米。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20万,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在95%以上。抢抓“健康苏州”建设机遇,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全民健身宣传和科学健身指导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体质测试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科学健身指导专家团队、运动云医院、全民健身系列大课堂、“全民健身三进”工程等多重载体,使年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人次突破20万。
此外,积极培育马拉松、篮球、竞走、攀岩、电子竞技等一批高水平体育品牌赛事。挖掘保护“江南船拳”等一批具有吴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非遗项目,打造“假日体育”等一批全民健身品牌活动,致力于打造国际体育文化名城。办好中国(苏州)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大会,探索建设多种形式的体育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太湖国际帆船港和国家级帆船帆板基地。坚定竞技体育多元发展方向,深化省队市办自主培养、业余训练输送培养、联办共建合作培养等多种专业运动队办队方式。进一步优化市县联办、体教结合、体社共建等多种业余运动队办队形式。在2018年亚运会、省运会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佳绩,为苏州增光添彩,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
“一个运动、健康的苏州,会焕发出更大的魅力,让整座城市更宜居宜业。”周志芳说。
【数说】
苏州城乡一体“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基本建成。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3平方米,建成健身步道1688公里,市民体质合格率达95%以上。每年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000余场次、千人以上大型活动100余场次,参与市民超600万人次。全市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6万名,全民健身站点6903个,建成10个体质测试和运动健身指导站。
全市体育总会覆盖率100%,拥有体育协会263家、注册体育俱乐部325个、备案制体育俱乐部1291个。体育社团实名注册会员数90万人,名列全省第一。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创建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9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152所。
2016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716.15亿元,增加值223.9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5%。全市体育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8.79亿元,占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例近50%。全市人均体育消费8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