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印象中,苏州是温婉的江南水乡;另有一些人印象里,现代化的苏州是制造之城,是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还是一个致力于创新的城市。为了给这个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苏州撒出了一个又一个“大红包”,提出要打造“一基地一高地”,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苏州财政每年创新投入不低于100亿元,做到“真金白银大投入、支持创新不差钱”。
孵化出更多制造业“小巨人”
苏州的产业培育可追溯到十年前,如今在几个前瞻性的领域已经能看到很好的趋势和苗头。以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为例,2016年拥有企业近1000家,产值近1000亿元。
“中国生物医药原创药少,多数是仿制药,这是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但也是机遇。”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奚浩称,进口生物医药几十万元一个疗程非常普遍,很多老百姓负担不起,信达就是为了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
信达的生物药原创能力得到了很多国际医药“大佬”的认可。其中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生产、销售6个单克隆抗体生物药,礼来将共计付款超33亿美元,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金额最大的国际合作,也是中国第一个将自主创新生物药国际市场的专利授权给全球500强企业。信达被称为世界生物医药领域的中国黑马,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崛起。像信达这样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苏州还有很多,孵化出越来越多“行业小巨人”。
“先进制造业基地应具备核心技术强、制造模式新、产业集群优、品牌影响大、成本优势好的特点。”市财政局企业处副处长单正荣介绍,为了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跨越,苏州今年出台了鼓励自主品牌大企业与领军企业设立先进技术研究院政策,力争通过5年培育,形成10家以上具有原创性成果和引领性作用的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时在全省首创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综合评价机制,土地效益、环境排放、安全生产等级、能源消耗等为主要评价指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速度。
解决科研投入“最后一公里”
凭借较好的制造业基础,苏州已集聚众多高端创新资源。苏州工业园区就“藏有”一座全球最大的“纳米城”,今年晋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签约落户260余家与纳米技术相关的企业和机构。
“我们产业链最大瓶颈就是很难找到高端加工厂,以前仅中试平台就得全国各地找。如今,研发、中试、检测、加工等重要环节,完全可在纳米城一步搞定。”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胡维告诉记者,纳米城这一平台最关键是让企业大大减少了设备投入,比如去年租用纳米城设备完成中试花费不到200万元,而如果购买设备需5000万元。他同时表示,企业能感受到当地政府对创新持续发力,提供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还配套各大研究院和高校与企业对接最新的科研成果。
苏州市财政局科教文处副处长奚成章从财政角度阐明了创新的决心——全市财政科技投入逐年提高,2015年88.3亿元,2016年95.2亿元,2017年预计投入124亿元。今年8月底,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组建成立,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120亿元,预计将带动社会资本千亿元。“为了解决研发投入 ‘最后一公里’ 的问题,苏州实施了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计划,从一次性财政投入转项目化。”他称,目前已与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建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计划行动,总投资6.501亿元,其中市财政3亿元。上述行动计划突破原有校地合作框架,以苏州产业发展与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校企联合开展重大项目产业化的早期研发,推动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与地方地接,加速转化。
广发“英雄帖”组建“人才舰队”
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未来的经济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留住了人才就留住了竞争力和未来。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制度优势,苏州再次创新推出“人才新政40条”,加快“政策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
“我们参与制定了人才政策,首创新型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探索建立海外离岸孵化器,首创猎才佣金补贴,凡满足条件的猎头机构,按佣金一定比例给予企业引才补贴。”苏州市财政局行政政法处副处长蒋颖介绍道,加上国际精英创业周和海外创业大赛的举办,苏州放开视野网罗天下人才。目前累计引进国内外院士67名,重大创新团队65个;先后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19人,其中创业类120人,位居全国首位。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成效明显,市级以上领军人才企业98%集中在新兴产业,26家企业成功上市或新三板挂牌,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人才贡献率提高到44%。
“过去,我们靠政策吸引人才,现在必须靠环境成就人才。”
蒋颖认为,所谓的环境就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生态。一方面,要打造最优政务环境;另一方面,政府不该管的坚决交给市场,营造最优市场环境。如通过政府投入撬动近40倍的社会投入,率先建成国内唯一的千人计划创投中心,集聚各类创投机构302家,管理资金1033亿元,早期投资案例超过1/5;出台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仅去年一年帮助200余家企业融资超过45亿元;建成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汇集近千家人才科技服务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