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017年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新闻发布会举行,苏州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全程马拉松赛事将在12月16日举行,参赛人数预计达到3万。最近几年,“跑马”成为一个现象级热潮。在苏州,每年约有几十万人参与各种形式的路跑,很多县区都有自己的马拉松赛事,马拉松在苏州为何会井喷?哪些人是它的拥趸?又是什么将这股热潮不断推向高处?
因减肥爱上马拉松 2年跑了 10000公里
上午在园区一家公司,老板耿建荣扫了一眼桌上的马拉松赛事日程表。今年前10个月,16场“已完赛”,接下来两个月还要跑6场。“都习惯了,现在每月平均都要跑400公里。”面对记者的惊讶,耿建荣把这一个个挑战人体极限的比赛说得轻描淡写。而2年前,不要说45公里,就是跑400米耿建荣也无法做到。
耿建荣
51岁的耿建荣是扬州人,在苏州打拼多年可谓事业有成,但多年来生意场上的应酬,让他的体重逐年飙升,最高时达到了208斤。“血压、血脂、血糖都超标了。医生开了一大堆药。”耿建荣说,拿到报告单那一刻他决定必须减肥!“开始就是快走,几百米就累得直喘气。”但耿建荣硬是坚持了3个月,体重降了18斤。随后耿建荣开始跑步。“先是跑200米走200米。然后是3公里、4公里,把量慢慢加上去。”
2015年的一天,耿建荣看到了电视上的马拉松直播,突然有了一个念头,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下?当即,他报名了当年的苏州太湖马拉松,全程马拉松42.195km。 “跑长途不知道方式肯定会伤膝盖,所以我开始看和跑步相关的文章,先慢跑然后慢慢加量。”耿建荣清楚地记得,那次赛事,跑到30公里后出现了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抽筋等情况:“身边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了,但我告诉自己爬也要爬到终点。”最终,他用了5小时45分完成全程。“跑过终点的时候,眼泪都下来了,没想到自己真的做到了。”
也是从那次开始,耿建荣的“跑马”一发不可收拾。厦门、武汉、重庆、广州、北京……几乎“逢马必跑”。在他的朋友圈,全是和马拉松相关的文章和跑步照。在公司二楼,有好几个奖牌架,上面挂上了50多个马拉松完赛奖牌。如今,耿建荣体重从208斤降到150斤,身体越来越结实,人也越来越精神!耿建荣说:“体检报告各项指标都正常了,跑马拉松让我健康、快乐,我现在的目标是跑100个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种生活状态 也是一种社交
对于耿建荣而言,“跑马”给他带来了健康。而对苏州年轻群体,“跑马”的意义不止如此。
在金鸡湖边一家运动用品店,记者遇到了一身黑色运动装的吴肩,前几天他刚参加完一个名为“江南之巅”的跑步越野赛。 35岁的吴肩是个创业者,美国、中国两头跑。他在美国工作期间,为保持工作状态开始了路跑,后来接触了马拉松。三四年前吴肩回到苏州创业,尽管辛苦,但跑马的习惯没有落下。
吴肩正在工作
“就是一种生活状态,你习惯了,一天不跑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吴肩说,对于很多年轻的“跑马”者来说,马拉松是一种“需要”。吴肩有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跑友,就借此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跑步时候你可以放空自己,跑完全程的那种成就感很棒,你的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打开吴肩的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到他为很多跑友们拍摄的照片。回到国内没几年,他已在苏州结识了不少人。他坦言,这多亏了“跑马”。“跑马拉松是有圈子的,你可以结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的层次和你类似,这是一种‘跑步社交’。”
吴肩向记者介绍马拉松装备
吴肩清楚地记得2015年刚回国,他就通过一款跑步社交软件进入了几个跑团。“那次是去阳澄湖跑步,早上6点半到那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聚集了,都是年纪相仿的。”这次跑步吴肩结识了一位名叫“大龙”的男生。“印象很深,他很乐于去帮助别人如何正确跑步。后来我知道他是一个心理学老师,现在还保持联系。”现在,吴肩每个周末都会拉上一群跑友去苏州各地路跑:“跑跑步、欣赏欣赏风景很不错,你的朋友圈也会迅速扩大,这比约上几个人吃饭喝酒强多了。”
装备价格不菲 中等收入者是主力军
也正是在上述需求下,最近几年苏州但凡有个马拉松比赛都异常火爆。2016年,第七届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启动网上报名。仅4小时,12000个半程名额一抢而光。为此2017年该赛事引入了抽签制度,即只有被抽中的报名者才可参加。“今年半程马拉松的中签率是34.31%,3个人报名只有一个能入选。”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陈玙说,2010年首届比赛有5000人参与,而现在3万个名额根本不够用。
那么,苏州这些踊跃报名的“跑者”都是哪些人呢?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从职业占比来看,白领35%、高管12%、企业家2%,中等收入及以上人群占比近一半。从学历来看,本科及以上占比高达71%。
金鸡湖马拉松赛人群职业分析图
吴肩告诉记者,这可能是因为高学历人群更关注自身健康,跑马拉松是个技术活。“跑步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说一双鞋的选择就有讲究,体重重的人需要缓震强的,膝盖有伤的需要落差小的。”此外,跑马拉松需要一定经济基础。一双最普通的跑鞋要五六百,此外还要帽子、上衣、导汗带、跑步袜、腰间水袋、电解质饮料等等。“一套装备低配1500左右吧,高配的可能需要五六千,比如一条压缩裤就要1000多块。”吴肩说。
各地争相举办 城市展示有了新载体
马拉松受到热捧,随之而来的是各类马拉松活动在苏州的遍地开花。记者在网上进行了搜索,目前园区有金鸡湖马拉松赛、高新区有太湖马拉松赛、吴中区有“旺山杯”女子马拉松赛、常熟有尚湖马拉松赛、太仓有中德马拉松友谊赛等等,此外各种路跑、健步走活动数不胜数。在这些比赛,不少都是由当地政府主办的。
在昨天举行的太湖国际马拉松新闻发布会上,高新区体育局局长陶文胜就向媒体表示,此次赛道设计上,途经了高景山、大阳山等多个景区和20座大小山峰。还有“刺绣艺术之乡”镇湖及长达8公里的太湖沿岸线。半程马拉松将经过江苏省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苏高新软件园等特色产业规划区。主办该赛事,一方面是借此带动全民健身,同时这也是展示当地人文、生态、产业的新途径。借助央视直播、媒体关注等资源,将当地的自然风光、区块优势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展现。
业内人士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将马拉松视为提升城市形象与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此外, “一人跑马,全家旅游”这样的跑步旅游正成为常态,对于主办地的旅游等相关产业,也将有极大带动作用。
商业资本看好 这是个“蓝海产业”
众多跑友、政府主办、媒体集中曝光,面对这些资源,商业资本自然也愿意参与举办马拉松赛事。苏州一家专业马拉松赛事运营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马拉松的兴起,这个领域已被视为极具潜力的“蓝海产业”。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运营马拉松赛事收入主要三块,报名费、赞助费、政府补贴,其中赞助费是大头。“活动吸引的人越多,体育厂商就越愿意花钱去赞助、去冠名。这是一种精准的营销,参赛的人就是他们的顾客。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选手的微信朋友圈都可以为你做宣传,再加上大量媒体关注,广告效应可想而知。”
据介绍,借助马拉松释放的巨大健身市场,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纷纷研发各种高科技的鞋服、设备、软件。在2016年天猫淘宝平台上,跑步类目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35亿,消费人群有4100多万,远远领先于其他。
加强理性引导 未来还会有更多“马拉松现象”
对于目前苏州乃至全国掀起的马拉松热潮,苏州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丁宪浩认为,这一现象级运动热潮,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相关政策利好的基础上,由中等收入人群健身潮、城市营销、商业资本等多重合力助推而成。“马拉松兴起也就是最近三五年的事,要办好还需要更多实践,要理性对待。”丁宪浩表示,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的公安、市政、医疗等部门都会牵涉其中,要避免盲目跟风带来的运动伤害、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占用等问题。
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龚冀铭告诉记者,目前苏州路跑类项目蓬勃兴起。“虽然没有统计,但我想每年苏州参与马拉松等路跑类的市民,不会低于几十万人次。” 他表示,未来苏州体育部门将做好对该类赛事的引导和推广,促进其良性、理性发展。同时苏州还将加强对市民的科学健身指导。“我们有体育科研所、科学健身指导站,会不定期前往社区等地进行普及。”
丁宪浩认为,随着全民健身意识日益加强,会有更多马拉松这样原本小众的项目,获得热捧。这也是马拉松热潮最应该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