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人才走出去引进来”“昆曲从娃娃抓起”等策略,昆山千灯镇的昆曲文化得到了较好保护和传承。古戏台日臻完善,老街日日有昆曲演出;人才梯队培养更加合理,千灯中心校和炎武小学的小昆班声名鹊起;与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和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合作,完善了昆曲人才引入机制。从2005年至今,千灯共有24人获得昆曲小梅花奖金奖。2008年白先勇亲题“昆曲仙乡”“千灯小昆班真的不一般”,2009年千灯被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授予“昆曲之乡”称号。
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千灯镇在昆曲弘扬传承之路上的主动担当,大力投入和创新传承。
昆曲的“最美非遗小传人”
在千灯,有一群“最美非遗小传人”,他们不迷恋游戏,却倾心昆曲,不仅努力学习文化,还充实文艺细胞,因而使得高雅婉转的昆曲在千灯璀璨绽放。
杨优,昆曲“最美非遗小传人”之一,从小遭遇家庭的变故,苦难的际遇没有击垮她萌动的内心,她用昆曲的翅膀“逆风飞翔”。2015年,在全国第十八届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上,她凭借《孽海记•思凡》中的“色空”,以全场最高分摘得戏曲小梅花金奖。从初学昆曲到现在5年过去了,14岁的杨优目前就读于苏州市艺术学校。在汇报演出前,杨优告诉记者,她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开始练功,重复着跑步、练嗓、压腿、形体等基本功的训练。她的老师周雪峰也来到现场为爱徒们加油,他说:“杨优进入专业艺术院校系统学习昆曲,实现从会唱到唱好的转变,从而将提升表演的专业水准。”
于星悦,也是千灯昆曲“最美非遗小传人”之一,同样获得小梅花金奖,目前被输送至上海戏曲学校。每次只要休假回家,于星悦就会回到千灯小昆班,将戏曲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给小昆班的小学弟、小学妹们,在昆曲老师徐允同看来,她们都是千灯悉心栽培出来的“昆曲小芽”,而这些“小芽”都在自发自觉的照顾着新一代的“昆曲小苗”,这些孩子都是“最美的非遗传人”,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道路上,她们犹如昆曲雅韵,幽兰飘香。
非遗传承中的千灯力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的本领为易、育人的品质为难。徐允同是千灯首个小昆班辅导老师,她始终坚守着“昆曲筑梦人”的角色,做到学习、唱戏两不误。
2007年,千灯小昆班获得全国京昆票友大赛昆曲组银奖,并且三次获得“全国魅力校园”文艺汇演金奖,有13名学生分别从2008年-2013年之间获得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称号。2011年,2名学生在“少儿戏曲我来秀”活动中获得“小白玉兰”奖称号,当年这两名学生同时考入上海戏曲学校。夺得一朵朵“小梅花”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筑梦之路?每每问及,徐允同便会用最朴实的话语回答:“这是责任。我只是陪着孩子们共同追梦而已,授课育人又能传承非遗文化,还有比这个更开心、更有意义的事吗?”
作为昆曲故里,千灯以昆曲的传承与发扬为己任。千灯小昆班在13年的筑梦路上,进行着昆曲非遗传承的一次次接力。2004年7月,千灯镇人民政府专项拨款,成立首个千灯小昆班。同年,政府出资聘请继字辈凌继勤、柳继雁两位老师进行授课。2007年聘请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周雪峰担任专业艺术指导。2007年,为纪念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诞生600周年,一部以昆曲为题材的电影《笛声何处》在发源地千灯拍摄。此后,千灯镇与央视合作推出了多部小昆班的作品,向全国观众讲述千灯昆曲故事,传播昆曲文化。
非遗传承之路离不开创新
昆曲特色课程是打开非遗传承的创新之门。千灯镇在各所小学校里通过开设画昆谱、诵昆谣、练昆操、跳昆舞、演昆曲等特色课程,加深学生对昆曲文化内涵的理解,形成对昆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昆曲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与舞结合的巧妙而和谐。”炎武小学副校长徐敏说。他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制定了以“手、眼、身、法、步”为主的演出课程体系。昆曲唱腔余韵悠长,唱词又是方言。千灯外来学生超过50%,炎武小学外来学生更是高达99%,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怎么办?在昆山市教育局和千灯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千灯中心校与炎武小学组建“昆曲校园共同体”。两校教师利用拼音这一工具,整理出一套独特有效的歌唱方法,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昆曲文化课程让师生都进一步获得了昆曲艺术知识,激发出对昆曲的热情。同时,让所有学生有所知,更让有天赋的学生有所长。”炎武小学校长蒋学强说。该校小昆班学员池同祝来自安徽金寨,没有文艺“底子”的他偏偏爱上了昆曲。经过悉心指导,小家伙的表演水平突飞猛进,摘得第19届中国少儿戏曲大赛金奖。从最初喜欢昆曲的外在美,到发现昆曲带给他自信、快乐,池同祝的改变让父母都觉得“眼前一亮”。除了池同祝,该校学生王冲、苏涵获“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金奖,张子静、杨艺获小梅花金奖,小昆班参与社会演出近10场,深受社会群众喜爱和好评。
毋庸置疑,大美昆曲应当如在传承中回归,在回归中创新,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只有这样的悉心传承才能让昆曲非遗在岁月长河中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