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阳节,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村委会给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发了总共10.3万元的敬老金;而去年,该村只给80岁以上的老人发了敬老金,总金额仅1.15万元。灵湖村村委会为什么突然“阔绰”起来?原因在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该村曾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2015年起,他们与同镇的采莲村、前塘村结成了一个村际发展共同体,探索一条“抱团、共享、互补”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苏州太湖边的这三个村子里找到了生动的注脚。
A
穷村有穷村的尴尬,富村有富村的烦恼
2010年,沈卫东担任灵湖村党总支书记,那一年,该村集体稳定收入147万元,当时吴中区划定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标准是年稳定收入低于200万元。
“贫困村的帽子顶在头上不是滋味。”沈卫东说。
沈卫东带领村两委班子想方设法发展村集体经济。到了2013年,灵湖村的集体稳定收入达到了268万元,本来以为可“以脱掉贫困村的帽子,但尴尬的是,当年区里的‘及格线’提高到了300万元。”
“集体经济薄弱,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因为发展受限制。”沈卫东告诉记者,灵湖村大部分位于沿太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不能发展工业。
前塘村党总支书记李明东说,多年来,他们村的集体稳定收入一直略高于区里的“及格线”,前塘村全村都在沿太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因此也是一个纯农业村。
如果说灵湖村“不及格”、前塘村“刚及格”,那么采莲村集体经济成绩为“80分左右”。该村既有农田,又有标准厂房和商业用房,2014年村集体稳定收入突破1000万元。
穷家难当——这是沈卫东和李明东的共同体会。因为集体经济不强,村里几乎拿不出钱来投资公共事业和发放村民福利。
富村的当家人也并非无忧无虑。2014年,采莲村党委书记叶文红就遇到了难题——为了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村里打算收购一处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基本谈妥了,收购价1200万元,但村里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向银行贷款也困难。”
B
资源共享,实现穷村脱贫富村更富
就在灵湖村、前塘村和采莲村的“当家人”都在被各自的问题困扰时,临湖镇相关领导下村调研,提出了三村联合发展的建议。
“我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沈卫东说,当时灵湖村虽然是集体经济薄弱村,但账面上并非没有资金,“历年来上级拨下来的生态补偿款、农业补贴款和扶贫资金加起来有几百万。”同样,前塘村的账面上也沉睡着数百万的生态补偿款、农业补贴款和动迁补偿款。
2015年3月,采莲村、灵湖村和前塘村共同出资成立了苏州众村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就是采莲村无力独自收购的厂房项目,这个项目当年就产生了效应。
同年6月,众村公司又投资4000万元,收购了一个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厂房。“该项目的年回报320万元,收益三个村平分,就靠这一个项目,当年灵湖村就甩掉了贫困帽子。”沈卫东说。
2015年7月,三村又联合成立了众隆物业公司,在临湖镇政府的支持下,承接了全镇动迁安置小区和部分政府资产的物业管理,年收益近400万元。
随即,众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诞生,投资3000万元在园博园附近打造“玖树·森林的秘密”主题度假村,该项目由专业旅游公司负责运营,每年回报率为15%。
在三大“众”字号公司旗下,三村还联合办了一批子公司——苏州好物事旅游产品公司、群路环境工程公司、群维绿化公司、特色田园乡村开发建设公司……
2015年,采莲村、前塘村、灵湖村的村集体稳定收入分别为1147万元、424.6万元、440万元;2016年,分别增长到1250万元、590万元、760万元,今年采莲村村集体稳定收入预计可达1430万元,前塘村和灵湖村均有望突破千万大关。
三位村书记表示,村级联合发展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打破地域限制,共享资源。“灵湖村和前塘村分享采莲村的工业资源,采莲村分享灵湖村和前塘村的生态旅游资源。”叶文红说。
C
集体富了,惠民“红包”越发越大
今年重阳节前,前塘村村民陆火云意外地收到了村委会的一个红包——300元敬老金,“我今年才73岁,还没到年龄啊,村里怎么给我发钱呢?”在开心的同时,陆火云有些疑惑。
前塘村党总支书记李明东解释说,去年村里第一次发敬老金,80岁以上老人每人200元,“以前村里没钱给群众发福利。三村抱团发展后,村集体腰包鼓了,所以今年给老人的‘红包’就变大了,范围也扩大了——70岁-80岁的每人300块,80岁以上的每人500块!”
灵湖村给老人的“红包”也变大了:去年,敬老金只发给80岁以上老人,标准是每人100元,而今年,70岁—80岁每人200元,80岁—90岁每人300元,90岁以上每人500元。
陆火云家所在的自然村叫火烧浜,去年这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塞满垃圾的河道被清理干净,河边安装了统一的垃圾箱,每天有人来清运;原来狭窄破败的水泥村道,改建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汽车能直接开进村里,村里还建了公共停车场;新旧不一的民房外墙统一刷成了白色,看起来清清爽爽……
“去年,前塘的两个自然村建成了美丽村庄,火烧浜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村里又投资200万,再打造3个美丽村庄。”李东明说。
在采莲村,村民们不仅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甚至还直接参与发展,村集体一个3500万元的项目,拿出1500万来让群众投资,每年的回报率为8%。
“我们这些党的基层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宗旨。”叶文红说。
D
专家:协调共享要从“自发”走向“自觉”
吴中区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采莲村、前塘村、灵湖村在富民强村实践过程中,抢抓机遇,努力打破各自发展瓶颈制约,积极实践“先进带后进”,探索出“集聚资源、抱团发展、规范管理”的村际联合抱团路径,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了经济量质双升和农民持续增收。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黄建洪教授认为,在目前大流通、信息化的社会格局下,任何一个地域都不可能具备所有的发展要素,不同地域之间只有通过协作、共享,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临湖镇的这三个村各自拥有发展集体经济的部分资源,他们通过跨村合作,把资源整合在一起,自发地进行了协调发展的实践,”黄建洪说,地方政府可以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将这种自发实践推向“自觉”,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协调、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