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印象里的看守所是什么样子?也许是受电影、小说的影响,会觉得在那里有暴力、有凌辱、有欺压,甚至存在收受贿赂的行为。我们没有办法把每天24小时的监管生活展示在大家面前,但是我们希望用监管民警的视角,来展现一个正面、正义、正气的监管营地。”苏州市第四看守所负责人说,他们不希望塑造某一个监管楷模,因为每一个监管民警都是楷模;在他们那里,不存在能否收受贿赂的心理斗争,因为他们的人生词条里没有“受贿”二字;他们也不会沾沾自得于帮扶教育的荣誉感,因为教育引导在押人员就是他们的本职。在苏州市第四看守所,每个监管民警都有着许多可敬可颂但又日常平凡的故事。
拒绝礼物是常规所以不伟大
王玲,是苏州市第四看守所的一名管教民警。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个满怀爱心、极具热诚、充满情怀的“王妈妈”。对于在押人员,她有自己独到的教育引导方法。她独创的“三线四心”工作法,生动展现了“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的监管理念。对于在押人员家属,她也始终抱着耐心服务的态度,总是认真解答家属疑问,向家属介绍看守所的规章制度。因为态度亲切,家属总是乐于接受,也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多家属和在押人员在刑满释放后为表谢意送来礼品,但是王玲始终都是拒绝。
2014年8月14日,苏州市第四看守所收到一份来自福建的包裹,是王玲曾管教过的一位叫王水菊的刑满释放人员寄来的。她曾因电信诈骗被判处1年3个月,判刑时她才20出头,在其服刑期间,这位亲切的“王妈妈”不仅在服刑改造上给予她充分的信心,更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了她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使其深受感动。为表达感激之情,王水菊在刑满释放后从老家寄来茶叶给她的“王妈妈”,并附上感谢信。王玲看着感谢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却将茶叶上交给了支队处理,她说这封信她收下了,礼物不能收。
2016年4月1日,王玲又收到了一份礼品包裹,该礼品是在押人员李某的家属寄来的。李某于2015年因诈骗被捕入所。因案件压力大、体质较弱,林某经常生病。“王妈妈”悉心照顾她,一方面经常与她沟通谈心,打消她的顾虑;另一方面主动与医生联系,确保她的病情得到有效治疗。通过“王妈妈”耐心细致的工作,林某的情绪稳定了,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在监内的表现十分积极。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李某通过代理律师告知老家的亲人,让家人从老家寄来了礼品。王玲收到后立即上交所领导,由监所退还家属。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像王玲这样的管教民警也有很多。他们并不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多无私、多伟大,因为关心帮助在押人员,帮他们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就是管教民警的本职工作,也是新时期法治监所建设的内在要求。管教民警们将一如既往的守住初心,切实保障每一名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吃拿卡要有信仰所以不会想
陆苏芳也是苏州市第四看守所的一位管教民警,主管留所服刑犯。因为分管监室性质的原因,经常有机会与在押人员家属见面。而部分在押人员家属也会利用接见的机会,给她带来礼品,而她从来都是拒绝的。
2015年7月15日下午,市第四看守所亲情会见结束后,正在忙碌的另一位民警刘桢无意中低头看到了会见室办公桌下有两个礼包。她赶紧提起礼包追了出去,找到了塞礼包的赵某家属。刘桢解释说,给在押人员送衣送物,需要经过支队服务大厅专职民警检查,统一按照流程办理。
赵某家属十分客气地说,这是给管教民警陆苏芳的一点小心意。陆苏芳得知后,立即婉言谢绝了赵某家属,并明确告诉他们,看守所民警是规范管理、文明执法的,对所有在押人员一视同仁。
因为陆苏芳经常拒绝在押人员家属,所以也有家属想找时间请她吃饭喝茶。陆苏芳当然也不会同意。因为她觉得做好在押人员与家属的会见工作是她的职责所在,这不能成为她收受礼品的理由;另一方面,她始终记得作为一名合格公安干警应该遵守的清正和廉洁。
第四看守所管教民警表示,他们有很多与在押人员和家属接触的机会,但他们不会有“吃拿卡要”的念头。不是因为形势所迫,不敢想,而是内心有信仰,不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