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苏州高新区新苏游湖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南粳46号大米,第一批次5万斤上市。
位于东渚镇新苏村的新苏游湖农场专业合作社,毗邻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游湖贯穿百亩良田,不仅环境优美,更以太湖优质水源灌溉着400亩现代化高标准农田。
据介绍,农场共投资近1200万元用于农场基础建设。按现代化、规范化要求,投资建设沟渠、泵房、绿化等基础设施,并在土壤改良、精选种子、控制灌溉水源、施用生物有机肥料上下功夫,实行水稻生态种植。今年,该农场的农产品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该农场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好的大米,种植上采用生态种植是一方面,收割加工也是影响大米品质的重要环节。我们农场坚持采用低温烘干,模拟大自然,用38.5度的温度烘40多个小时,虽然增加了烘干的时间和成本,却可以锁住大米的营养,提高出米率,确保大米的品质。”新苏游湖农场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今年的新苏大米每斤售价5元,预计总产量可达20万斤。“大米的生长周期越长,口感会越好,为了提高大米的品质,我们坚持养老稻,没有急着大面积收割,预计在20日左右才会集中大量上市。”农场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该农场今年试种的18亩宁粳8号也于今起(10日)开始收割,预计亩产在850斤左右;去年开始种植的15亩苏御糯,预计亩产在600斤左右,也将于本月20日左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