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赵焱)今年8月28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体育馆内,江苏男子手球队23比13击败山东,完成全运会“三连冠”的壮举。自2002年在苏州建队以来,它在国内逐渐成长为一支“常胜之师”。如今,随着一批老队员的退役,球队正在磨合“小快灵”新打法,踏上追求“四连冠”的新征程。
天津全运会的夺冠,对江苏男手来说,不仅意味着荣誉,也意味着一个划时代转折的开始。这场决赛后,张志宇、周小坚、闫亮、郝可鑫、李安5位仍发挥重要作用的“建队元老”携手退役。作为第一批队员,他们曾经一起克服困难,战胜了种种考验。“2002年我从北京军区体工队来到苏州,当时本地没有手球苗子,就到山西、安徽等地选材,结果没有一个人来。”江苏男手主教练闫威名回忆,在这种不被看好的局面下,最终是从江苏各地的篮球队中选中了14名队员,才组建了队伍。而这些队员,大部分是在篮球项目上无法更进一步,濒临退役的。最终14人中有9人坚持了下来,这其中包括了5位刚刚退役的功勋。
苏州的大力支持,让江苏男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也让小众的手球运动找到一片生存沃土。“当时建队主要是为了备战2005年在江苏举行的全运会,但我们看得更远。”闫威名说,球队最初借用苏州大学的场地训练,结果刚练了2个月,就有4名队员由于觉得训练太苦、缺乏信心等原因擅自离队。后来,训练场转移到原苏州体育馆,借用排球场训练,没有球门只能在墙上画一个。条件虽然艰苦,但球队的精神面貌却在不断改善。在苏州市体育局、市体育专业运动队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10月,组队仅3年的江苏男手便获得全运会第三名的好成绩。
此后,江苏男手坚持严格的管理,保持硬朗的作风,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成绩稳步提升。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运动管理中心与江苏省体育局、苏州市政府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承担中国男子手球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备战任务,开了国家队市管的先河。除了经常和国内一流的队伍展开对抗,江苏男手还经常借助参加东亚锦标赛和举办邀请赛的机会,与国际一流队伍交流切磋。结合队员身材高大的特点,充分借鉴欧洲强队的战术打法,在国内独树一帜。为了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2007年至今,聘请来自克罗地亚的外教雷纳德担任教练,每年来苏指导球队。
“随着老队员的退役,想再找这样一批身材高大的队员很难,转型刻不容缓。”完成全运会“三连冠”后,闫威名已开始瞄准下一个周期,球队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在吸收多名新队员后,目前队里年龄最小的仅17岁。他说,虽然“小快灵”新打法对球队的战术素养、团队精神要求更高,但对队员们有信心,希望延续优良传统,力争夺得全运会“四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