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阳光扶贫•智慧e农”监管系统建设工作,今天(12.1)起,吴中区启动领导干部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全区1156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将在3天内一对一帮助困难群众。
党的十九大提出在新时期要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一个都不能少”。为推进精准扶贫、打通扶贫资金和政策措施落实“最后一公里”,“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将在全省各地启用运行。该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以数据准确、管理规范为主线 ,建立起可跟踪追溯、可预警评估的全面监管机制,真正实现“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监督监管、考核评价、脱贫成效”八个精准,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把扶贫资源精准投放给真正需要扶贫的对象。
经过前期摸底排查,吴中区民政局提供全区城市、农村低保及特困人员情况共计1156人,其中低保人员936人,特困人员220人。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按照属地结对、就近消化原则落实结对帮扶;区级部门、垂直管理单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按照全区统筹的方式落实结对帮扶。
在具体措施上,吴中区要求帮扶责任人要做到“五个一”:为每个困难家庭制定一个精准帮扶脱贫方案;开展定期走访,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捐助一笔关爱金;帮助争取和落实一系列扶贫政策;建立一套贫困家庭基本档案。
为确保帮扶有成效,吴中区多部门合作加强监督管理。其中,区纪委要加强对全区结对帮扶工作的日常监督和工作指导;区委农办要会同区民政等部门实时掌握全区结对帮扶开展情况,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信息梳理,确保数据准确、对接顺畅、上报及时;各镇(区、街道)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加强日常工作对接与服务协调,确保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苏报融媒记者 范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