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驻太仓首席记者 顾志敏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投资近25亿元的斯凯奇中国物流销售中心正在加紧建设,2019年建成投用后,将成为太仓物贸产业向千亿级迈进的又一加速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座城市要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定需要投资和项目做大底盘、提供硬支撑,项目建设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面貌、大格局。
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太仓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为契机,聚焦一系列做亮城市特色、提升产业层次、构建创新生态的重大优质项目建设,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和驱动引擎,在更高的坐标系中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三篇文章”找准城市坐标
定位,做亮地域特色
今年11月初,总建筑面积达65万平方米的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25亿元的中德合作园区建成之后,将成为太仓推进“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重要载体。
城市发展,最忌千城一面,说的不仅是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同样如此。尤其是地处同一区域的城市之间,差异化错位发展往往是百花齐放的良性局面。在苏南这片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最强的地区,太仓的坐标定位在哪里? 以港强市、融入上海、对德合作,这是太仓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写进城市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三篇文章”。对太仓来说,这样的特色定位,既是区位优势使然,又是自然禀赋加持,更是几十年成就延续。
“三篇文章”如何写——建设临沪科创产业基地、现代田园城市样板、中德合作典范城市。这也是项目建设的“导航仪”和“瞄准镜”。围绕这一城市定位,今年以来,太仓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开工开业签约一批优势项目,持续做亮城市发展的特色。
长江口旅游度假区内,总投资300亿元的恒大童世界规划建设室内游乐场、温泉城、文创基地、会展中心、文化娱乐城等。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游客量近1000万人次,带动旅游年消费100亿元,推动太仓成为对接上海、辐射华东的食住行游购娱一站式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
依托港口优势,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正着力建设区域性物流贸易中心。目前,总投资20亿元的太仓港江海联运国际物流园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计将建设仓库15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4万平方米。全部投用后,预计进驻物流、贸易企业30家,年运作货物100万吨,集装箱10万标箱,年进出口2亿美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太仓累计有174只重大项目开工开业,计划总投资876.6亿元,其中开工项目83只,计划总投资696.1亿元;开业项目91只,计划总投资180.5亿元。加上已经签约的项目,总投资额已经超过
1000亿元。
“1115”产业规划划定线路图,提升产业能级
日前,投资32亿元的上海沪工焊接集团签约落户太仓。该集团将在太仓设立决策中心、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和检测中心,主要生产激光焊接与切割成套装备、焊接机器人柔性生产线、数字化焊接电源等智能化装备。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每一次的升级换代,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太仓正是抓住了一次次发展机遇,砥砺前行,才有如今的发展能级。在当前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准时代前进的脉搏,再次站上产业跨越升级的历史潮头?
立足自身优势,考量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太仓提出了构建“1115”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重点发展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千亿级物贸+总部经济,以及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发展动能转换、产业能级提升。
作为一个地区发展的活力和源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项目建设可以一窥太仓提升产业能级的发力点与行动力。
今年10月底,巨浪集团太仓新工厂开建,今后将在太仓装配世界顶级机床,并走向自主设计制造,创造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顶级机床。今年,太仓高新区已有舍弗勒电驱系统、通快中国三期等15个项目先后启动,高端制造业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主要发展体外诊断试剂及相应仪器、耗材为主的专业园区太仓生物港二期预计明年4月建成投用,而在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总投资50亿元的七溪生物硅谷项目已签约落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4亿元左右。
紧抓项目建设“牛鼻子”,既要引得进,还需落得下、建得好。
结合“作风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太仓各地各部门全力当好服务项目落地推进的“保姆”。实时掌握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行政审批不断提速,申办营业执照“一窗式受理”,立等可取;施工许可证已实现并联审批与网上办理,最快当天办结。
布局创新生态系统,集聚发展动力
科教新城,垂直于电竞行业初创团队孵化的创客中心“电竞众创空间”运营几个月以来,已入驻电竞初创公司近10家,在孵电竞个人工作室数十个,为太仓建设天镜湖电竞小镇持续输出新鲜血液。
招商引资、大项目、支柱企业、总部经济……这些曾是地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然而,随着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的转变,重重挑战也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痛切感到,一些老路径、老办法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严峻考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开启新征程、逐梦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眼下的支柱产业,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发展趋势,集聚了多少创新资源。
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提前产业布局,通过建设一批科创载体项目,奠定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石,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提供内生动力,是太仓着眼未来的重要路径。
换句话说,以前是花功夫去外面“挖”大树,现在则是“建”苗圃,“买”种子自己培育。
在城厢镇南部,中科院苏州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已经动工。相比于20亿元的总投资,太仓更看重它带来的一批成熟研发项目:碳化硅陶瓷、节能型镀膜玻璃、人工骨生物涂层、人工晶体,最终落地生产,太仓将在国内新材料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这些扎根本土的种子健康成长,最终能够满园春色,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呵护。
太仓今年出台了“1+X”政策体系,以《关于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2017-2020年)》为统领,明确各领域、各阶段发展目标,整合优化税收、金融、土地等要素资源,形成促进创新发展的一揽子政策计划。
唱响创新交响曲,既要有大项目的主旋律,也离不开小团队的伴奏。只有大企业和小项目完美合奏,才真正能够支撑太仓的“创新生态圈”。
每年,太仓都要面向全球市场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并吸引各级双创、双新人才、团队带着项目落户太仓发展。这些眼下的小项目、小团队,有可能就是未来引领太仓支柱产业的大企业、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