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佳 尤薇
“冬至大如年”。源远流长的吴地冬至习俗,孕育出众多民俗“节目”。冬至吃卤菜,就是市民越过越有滋味的“节目”;每年冬至市区卤菜店前“长龙”,也成为独具韵味的“苏式风景”。据市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卤菜百年老店杜三珍掌门人周斌介绍,市区卤菜行业“搭”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式冬至”快车,年消费额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并推动传统卤菜行业传承创新,以“锁鲜酱鸭”等“苏式锁鲜卤菜”领衔,冬至“卤菜盘子”越做越大。
周历冬至是“大年三十”
“冬至在周历里就是过年”,据民俗专家介绍,周朝时泰伯和仲雍奔吴,把周朝的历法带到苏州,由于周朝的历法是太阳历,以农历冬至夜为岁末即大年三十夜,以农历冬至日为岁首即新年的开始。冬至夜的一切礼仪都和过年一样,所以称“冬至大如年”。
苏州人为什么冬至夜要买卤菜、冬酿酒呢?据介绍,由于冬至是一个团圆节气,祭拜祖先、吃团圆饭等冬至民俗,和中国传统的伦理孝道等有密切关系;从饮食方式看,此时正是“秋收冬藏”的开始,冬令卤菜以及秋天收获的粮食酿制的冬酿酒,都是冬季时令佳品。借助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喝冬酿酒吃卤菜发展成为苏州人过冬至最鲜明的标志。“卤菜行业是名副其实的‘冬至大如年’”,据周斌介绍,冬至已成为市区卤菜行业销售最火的高峰期,杜三珍卤菜年递增幅度达到20%。
苏式卤菜植入现代理念
在“老苏州”印象中,冬至卤菜一直是前店后坊传统流程“烧”出来的;而眼下可以吃到从“10万级无尘车间”端上桌的苏式卤菜。
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帽子,经过一道又一道消毒门,才进入到车间内:里头的工作人员悉数全副武装,只能偶尔用眼神交流,瞧这架势还真跟手术室有得一拼。“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的灰尘粒的数量少于10万个”,据周斌介绍,卤菜在烧制时,达到了100摄氏度的高温,此时并不会携带细菌,甚至有杀菌作用,但一旦到了分装和运输环境就必定会产生二次、三次污染,在无尘车间分装就完全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在熟食业,能装备起10万级标准无尘车间的企业,不仅为江苏省内首家,整个华东地区也只有三家做到了。
已有130多岁的老字号杜三珍,为啥要砸200万元打造无尘车间?“老字号要紧跟市场脉搏,才有长久生命力”,今年49岁的周斌,出身苏式食品世家,父亲是熟食食品行业为数不多的“老法师”,从小耳濡目染,他对苏式食品传承情有独钟。
在传承苏式卤菜精湛技艺的同时,周斌尝试在传统卤菜行业“植”入国际品牌现代经营思路。10余年精心耕耘,杜三珍生产的卤菜品种发展到80余只,其中传统苏式卤菜达到60多只,在市区就扩展网点100多家,今年新增30多家,卤菜销售额一举跃上市区行业榜首。
8千只“锁鲜酱鸭”飞进冬至
今年冬至夜,以8000余只苏式“锁鲜酱鸭”领衔,传统苏式卤菜搭载现代“锁鲜”技术,进入市民冬至团圆餐桌。据周斌介绍,杜三珍在苏式卤菜行业首创锁鲜+冷链现代流程,分装后的卤菜装在1-2公斤装的锁鲜盒里,盒内充满了二氧化碳和氮气,保证到达顾客手中是最新鲜无污染的。
“苏式酱鸭全部采用现杀活鸭,采用传统制作工序。”据周斌介绍,冬至夜上桌的苏式酱鸭,选取生坯在3.5斤的樱桃谷优质鸭,为保证苏式卤菜原汁原味,杜三珍由30余年制作工龄的苏式卤菜老师傅“压阵”,10余位专业年轻厨师组成制作团队,传承苏式卤菜制作精髓。
伴随苏式卤菜市场的扩容,冬至卤菜消费周期在不断延长。据周斌介绍,从这个月15日起举办的冬至美食节将延续1个月,上市卤菜品种达到80余个,比平时增加一倍,价格和去年基本持平。除了酱鸭、酱肉等传统拳头品种外,杜三珍还恢复挖掘猪头糕等苏式传统,今年冬至夜,苏式传统酱鸭上市量比去年增长二成以上。杜三珍还开发爊鸡脚、鹅翅等品种,适应年轻顾客消费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