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市场流动性紧张之时,银行理财产品利率飙涨总会毫无悬念。受银行年终MPA考核、企业资金回笼及居民提现需求增加影响,今年市场利率上涨则更为明显。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末效应”开始显现。各大银行收益率突破5%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
记者发现,中信银行苏州分行在售的一款5万起售,期限为91天的产品,预期年期收益达到5.25%,该行同期的其他理财产品尽管期限不同、起售点不同,但预期年化收益都达到了5.2%以上。宁波银行此前推出一款181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则达到了5.35%。民生银行一款166天的产品,根据起售金额不同,预期年化收益率从5.3%到5.4%不等。
“最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的确涨了,现在年化5%以上的产品明显多起来了。”在园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工作的陈晨发现近来公司附近的几家银行推荐出来的理财产品收益有所上升。“前两天,我一个关系不错的理财经理朋友还特意电话我,告诉我他们银行的理财产品近期年化收益高了,可以考虑投资点,当然,也是帮他完成点年底考核任务。”陈晨告诉记者,他上礼拜已经在两家银行购买了两款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了。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坦言,临近年末,各家金融机构都在上演“抢钱”大战,“你没发现货币基金收益也回到高位了,基本都在平均七日年化4%以上了,我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自然也要往上抬点才能吸引客户。”他表示,年底企业资金要回笼,大家消费意愿增加需要提现金,使得市场资金比较紧张。再加上银行也面临年终考核,银行就必然要拿出足够吸引人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来揽储,“预计春节前后,理财产品收益率还会继续上扬,大家手头有闲钱的话可以抓住这波小高潮合理安排资金。”
据悉,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具有可统计数据的662只货币基金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17%,最高的甚至达到9%以上。此外,目前市场上的114只短期理财基金(各份额分开计算)近一个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4.08%的水平,明显高于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2.75%。
不过,理财经理提醒,年底各种渠道的理财信息纷至沓来,投资者在购买时不能一味以收益论英雄,还是要充分考虑到市场风险。“要考虑它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如何。有三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很高,但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普通投资者购买:一是结构性理财,二是风险等级在3级或以上的理财,三是针对高端客户的理财,前两类存在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风险,第三类则是门槛太高。”(苏报融媒记者 林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