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随便聊什么,最后都会聊到房地产上去。但只要身边人一聊到房地产,老张就觉得自己的心疼得直抽抽。当初,在买房这件事上,老张和朋友老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也导致了两人如今完全不同的生活。“买不买房,买什么样的房子,可能是一时的选择,但会导致今天固定资产天差地别。”老张说。
2000年左右,来自安徽的老张和来自福建的老王同时到苏州工作,凭着各自的手艺,两人都在苏州安顿了下来。那时,老张开拉面店,老王开理发店,两家店离得不远,两个人下了班喜欢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吐槽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后来,两人成家立业,都把妻子接到了身边,各自经营自家的小店,生活过的还不错。“那时候,租房子也租到了一起,小孩子年龄也差不多,整天在一起玩。”老张说,当时两家好的跟一家似的,偶尔过年不回老家,两家人还会在一起过年,别提多亲热了。
转眼间到了2008年,那时,老王和妻子省吃俭用攒下了一笔钱,准备在苏州买房子。“咱两老家都是农村的,那里是什么样我们都清楚,一定要在苏州落下脚,让孩子在这里上学。”当老王把想法跟老张说的时候,老张却没说话。“我当时想的是,我就开了这么个小拉面店,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靠它。买房子不光会把前几年攒的老本掏空,每个月还得还贷款,压力太大了。”考虑再三,老张决定不买房子,而且还反过来劝老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回老家了,到时候在这买的房子还得想办法卖,太麻烦,还是算了吧。
就这样,在买房这件事上,老张和老王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随后的几年,在老张的亲眼见证下,老王又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并且把自己开理发店的房子也买了下来。老张心里不是滋味,前几年买了辆车作为安慰。“我的房租年年涨,老王的房贷却不会变了,他是为自己干的,我成了给房东打工的了。”直到多年后,老张才回过味来,觉得当初应该跟老王一起买房子。如果自己10年前买套房子,月房贷只不过1000多元,现在生活压力会小很多。
考虑到不能让孩子一直在老家跟着父母,老张咬了咬牙,还是决定在苏州买套房子,再想办法让孩子转学。可是如今苏州的房价,早就不是当年的价格了。从去年看到今年,老张越看越沮丧,还忍不住大醉了几场。每次喝醉,他就会感叹,自己十几年的奋斗和青春远远赶不上飙升的房价,当年一起奋斗的朋友,现在跟自己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逢年过节,老王都会带着妻儿到他家来串门。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老张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看着人家早就把孩子接到身边,我就会想起我女儿,一家人一年里只有寒暑假才能见面,这都怪我。”前段时间,老张的拉面店房租到期,房东再一次要涨房租,老张纠结了半天,决定把拉面店关掉回老家。“买房这件事,同样是选择比努力重要。我还是回老家买套房吧。”老张说。(苏报融媒记者 董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