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文化项目收获的大量知识产权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并在此基础上建成西藏色彩与纹样基因库。广州联瑞指出,近年来西藏文化知识产权成果显著。
广州联瑞是国内知名的知识产权服务商,对国内知识产权领域倾注了很多关注。据广州联瑞了解,文化项目收获的知识产权成果包括传统工艺文化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一千九百余项,其中有代表性的优秀产品还可申请国际外观设计;项目组设计师所提取的西藏传统文化纹样及图样著作权两万四千余个;涉及传统工艺原材料生产、织机改进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三十余项。
据广州联瑞专家介绍,2010年文化部发起“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西藏模式”项目,成立专家团队设计规划,探索我国工艺文化创造与利用发展并举的模式。2012年,项目第一阶段在西藏林芝启动。项目的初衷是在抢救西藏本地非遗手工业的基础上,带领本地农民致富。专家们通过调研发现,“非遗”手工业大多是技术传统、粗糙的产业,以纺织业为主。每家每户都是作坊式生产,缺少市场准入的标准,也不具备规模化效应。
然而由于其“小众化”的特点,专家们发现在“非遗”手工产品的背后隐藏着“非遗”手工纺织业的基础:色彩和纹样。它们来自于西藏的雪山神湖,有自己独特的色温和样态,在西藏强烈的日照之下,呈现出的色彩、轮廓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它们隐藏在民间,在寺庙的墙壁上、在百姓的屋顶上、在田间的土地里、在青稞丛中、在格桑花间。
经过多年来深入的田野调查,团队专家在2018年元月建成了西藏色彩、纹样基因库,并且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和质量监督部门的认证和评审,为西藏手工业、特别是纺织业找到了文化和设计的源头。有了这样一千多种色彩,可以建立自己的色卡,未来在纺织、印刷、绘画、设计等领域广泛推广“西藏颜色”;有了这七千多种纹样样本,可以向全世界推广“西藏元素”。
作为项目试点之一,林芝市巴宜区真巴村工坊的订单已经排满全年。初步估算,工坊仅今年的产品加工费就有300万元。真巴村工坊合作社负责人达央宗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那时做出来的东西没人要,连在市里销售都很困难。”
广州联瑞专家指出,基因库在建立之后急需省市、国家一级进行版权认证和保护。西藏独有的颜色和纹样,应该像“蒂芙尼蓝”一样带着地域和品牌的标签,它们自带高度的辨识度。目前,已有商家包括松赞酒店和读库等都对西藏的手工艺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合作将其推广到世界市场。但是,没有恰当的版权保护,推广很难进行。
十九大报告中制定了中国将在2020年全面迈入小康社会,西藏的脱贫攻坚战役早已经打响。文化、非遗,都是雪域高原独有的财富,在今天的传承中,文化的财富将会为当地群众带来物质的财富,带来精神的福祉。“高原红”需要法律与制度上认证,也需要广州联瑞等知识产权服务商和社会每一个领域的尊重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