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昆山首席记者 朱新国)以新媒体电影为抓手,精心运用创作融法、演绎说法、趣味学法、感言释法“四重奏”,精细演绎寓教于乐、乐在其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教育过程,有效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将“学习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向“法律意识践悟外化于行”深化。多年来,昆山市玉山镇司法所运用光影艺术诠释法治精神,5年来创作拍摄了《回家》《迷途小鹿》等三大系列法治微电影12部。
“法治教育有法,但无定法。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如果依靠单一的书本教育方法,势必会影响学生们学法的兴趣。”玉山镇司法所所长王炳荣说,这些法治微故事、微剧本的撰写大多源自身边触及心灵的人和事,不但为青少年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同时也为微电影拍摄提供真实可靠的蓝本。
据了解,昆山市玉山镇司法所在每一部微电影拍摄时,摄制组会在学校师生中海选演员。从脚本的每句台词到每个心理反应以及每一个动作的表现,法律知识、法治理念让每一位“草根”演员深受感染。“演戏是一种法治生活的体验,让我能在法治的阳光中健康成长,让我更加懂得法治教育的重要所在。”小演员夏辰菲同学在《乒乓诱魂》首映礼上深有感触,“虽然影片反映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但法治意识和理念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在多年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王炳荣发现,激发兴趣是普及法律知识顺利教育的首要保证,创造法治情景是突破普法教育的关键点,要让学生和家长带着浓厚的兴趣,身历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有效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昆山市玉山镇司法所开始探索,从创作故事剧本、参与演出、观看影片到撰写感悟等四个环节,都流畅无阻地“链接”在一起,力争原本索然无味的法治课程如同一篇散文诗歌一样有声有色。昆山市玉山镇司法所微电影奏响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四重奏”:第一奏“创作融法”,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号召“读法律书,做守法人”。同时组织开展青少年家庭的法治微故事(剧本)创作大赛等,通过法治文化阅读培训和创作,提高青少年读写能力;第二奏“演绎说法”,让微演绎成为青少年法治锤练大熔炉,组织引导文艺爱好者创建了“鹿城法影工作室”“鹿神星光法治文化艺术团”,在学校师生中海选演员参与演出;第三奏“趣味学法”,法治微电影在开展青少年警示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上,将法治融进日常生活;第四奏“感言释法”,联合学校开展“法影伴我行”观影有感征文活动,从影片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和预防效果等方面,抒发观影感悟,撰写影评,提升了艺术鉴赏和明辨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