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苏州市工商局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至今年4月5日,苏州市市场主体总量已经突破140万户,达140.06万户,总注册资本57884.2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55.16万户,注册资本30620.77亿元;个体工商户78.5万户、注册资金670.86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占整个市场主体总量九成以上。
自2012年以来,苏州市市场主体发展及注册资本总额增量一直高居江苏省之首,并于2016年9月10日分别突破100万户,和1800亿元,如今距离仅过去了19个月,户数就新增了40.06万户,注册资本总额增长了38931.54亿元,增长率分别达40.17%和2162.86%,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来自江苏省工商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同期,苏州市市场主体总量仍然排名全省第一。第二名为南京116.27万户,第三为南通80.41万户;个体户拥有量排名前三位,分别为苏州78.5万户,南通56.81万户,南京54.58万户。
市场主体构成,标志着一个区域发展质量,目前全省仅有南京的私营企业总量超过个体户,比例为1.12:1,其余均为倒挂,即个体户数量超过私营企业。但是其中,苏州比例最低,为1:1.4。并表现出差距逐年缩小态势,2013年时为1:1.7,2016年时为1:1.5。
该大数据中心数据还显示,在苏州的企业类市场主体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以内资企业为例,至今年4月5日,总量为58.18万户,注册资本总额4.67万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包括1亿元的规模型企业仅4545户,注册资本总额1.77万亿元,户数及注册资本总额占比仅分别为0.78%和37.9 %。
此外,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苏州企业发展已进入围绕产业链上下自我调节、布局的新时代。主要表现在,不少区域新增市场主体从事的行业,呈现出与当地或邻近区域特色产业关联度较高特征。以相城区为例,2017年1月至今年4月5日,该区域内新增汽车类企业大幅提速,达160户。据悉,其中不少与邻近常熟、园区汽车制造等相关企业配套。而往前推15个月,即2015年10月底至2016年12月期间,该区域内新增的汽车类企业不足10户。显然,这类企业纷纷入驻相城,一方面与邻近区域汽车产业崛起,相城区政府因势利导,招商选资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苏州经济发展的这一个新动向。(苏报融媒记者 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