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首都北京。
苏州相城“聚力高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科技投资推介会上,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向数以千计的中外嘉宾宣布,作为“苏州新门户,城市新家园,产业新高地,生态新空间”,相城这座活力新城将聚力打造苏州阳澄国际研发社区,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建设,用5至8年的时间集聚10万以上高科技研发人才,在长三角区域打造一个“东方硅谷”。
城市枢纽托起区域融合发展战略要地
占地10平方公里的苏州阳澄国际研发社区位于相城“五大功能片区”的核心区——占地110平方公里的阳澄生态新区,紧邻京沪高铁苏州北站。
从宏观区位看,这里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处,具有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开放合作的有利区位。相城区站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苏州“一核四城”发展战略的高度,以建设国际化顶级新城区为标准,高起点规划阳澄生态新区,抢抓通苏嘉高速铁路建设契机,实现轨道交通、长途客运站、京沪高铁等重大交通设施的无缝换乘,加快推进高铁新城从“交通节点”向“城市枢纽”的战略性转变。
从中观区位看,这里处于连接“通苏杭”“沪苏宁”的长三角“金十字”区域,也是京沪高铁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通苏嘉高铁交汇的“金十字”枢纽,乘坐复兴号高铁4小时到北京、45分钟到南京、30分钟到杭州、20分钟到上海,开车30分钟到苏南硕放国际机场,50分钟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是长三角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等区域融合发展的战略要地。目前,阳澄生态新区已列入《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正深度接轨上海,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从微观区位看,这里处于苏州市域地理中心,是苏州城市功能的重要承载区。相城区内有沪宁、苏嘉杭、苏州绕城3条高速公路、14个高速道口,任意地点10分钟内可上高速。相城区还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相城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和相城区合作共建的苏相合作区、省级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开放平台,集聚了互促互进的重要资源。
两大定位谋划产业城市人文深度融合
苏州阳澄国际研发社区以高科技研发产业为支撑、高水平城市建设为载体、高品质配套服务为特质,是将产业、城市、人文深度融合的核心发展区,相城区明确了阳澄国际研发社区“以人为本”和“国际顶尖”两大定位。
研发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本质上是靠人才驱动的产业。相城区引入“研发社区”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研发产业园”,而是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围绕高科技研发人才完善软硬件环境,致力打造一个高科技研发人才集聚集群、宜业宜居的新天堂。相城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聚焦高层次人才对高品质生活的服务需求,将国际性的优质教育资源、“非领地型”的办公大楼、共享型的休闲区域、纽约楼宇式的大学办学模式,嵌入水绿生态灵动空间,培育开放包容、睦邻亲善、舒适便捷的街区文化。在这里,能够找寻科技与文化的心灵契合,尽情感受城市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相城区的阳澄国际研发社区以“双湖智谷、科创云城”为发展主题,面向中国制造“2025”,依托苏州乃至长三角区域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基础,瞄准推动智能制造、加快转型升级这一广阔的市场需求,集中精力发展位于产业链最顶端的研发产业。相城人为研发产业发展量身定制各类扶持政策,配套长三角区域屈指可数的功能设施,有着优良的城市水域生态环境,用国际一流的规划建设,相融布局的空间形态,致力打造一个国际顶尖、不可复制的研发社区。未来,将不断优化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高水平引领阳澄生态新区建设,致力在长三角区域打造一个“东方硅谷”。
五大特征构筑创新型高质量发展平台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研发社区?相城人给阳澄国际研发社区的规划建设明确了“五大特征”。
——做足“水文章”,彰显江南水乡的生态特征。研发社区水面覆盖率25%,公共绿地率15%,“以水定城、以绿筑底”,用大面积的水绿底色描绘生态空间。区内环秀湖、如意湖构成“双湖板块”,西片环秀湖建有中国结水上秀场,东片如意湖天然自成,两湖湖系相连,寓意“吉祥如意”。另有3个如意状水域,与如意湖构成四如意格局,寄予了“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景。双湖向东与阳澄湖、向西与太湖相连,形成内外双循环的水文环境,实现全域游艇通航,构筑起左右逢源的灵动空间。
——绘好“实景图”,彰显国际一流的布局特征。整体建筑密度12%,容积率0.78,依托自然水体,沿湖布局“高而密”,让最美的湖景资源最大化利用;周边布局“低而疏”,形成开阔舒朗的视觉感受。采用“窄路幅、密路网”,构筑环形放射状路网结构, 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8.6公里,形成开放式、组团式的街区空间。
——实现“智慧行”,彰显快速便捷的交通特征。不再设置红绿灯等交通标识,引入无人驾驶的智能公共交通,私家车一律不在地面通行。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搭建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网,让建筑地库无缝串联、共享共用。在目前建成2条地铁线基础上,相城全区还将建设12条地铁线,总里程286公里,设站197个。其中有6条地铁线经过阳澄国际研发社区,总长度16.6公里,设站16个,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7公里。
——优化“功能键”,彰显先进完善的配套特征。环秀湖周围建设35万平方米的苏州环秀湖国际会议酒店、5万平方米的苏州歌剧院,还有中国计算机学会总部、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等。如意湖周围建设55万至60万平方米的苏州阳澄国际会展中心、22万平方米的苏州国际文化体育艺术中心,还有5万平方米的苏州美术馆及图书馆。区内建设62万平方米的国际人才公寓、4个商业街区、2所国际学校、5所国际幼儿园,还有10大开放式运动场地、30公里滨水慢行步道。
——完善“创新链”,彰显旨向鲜明的产业特征。先期引进紫光云引擎、京东智谷、新松机器人、法国第一搜索引擎等一批国内顶尖、国际一流项目,加速引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载体。科技金融产业园(一期)汇聚87支基金,总规模达千亿元,未来3年将引进基金超300支,总规模超3000亿元。与江苏省产研院合作打造国家级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微纳自动化系统与装备技术研究所、托普索联合研发中心、储能技术研究所及院士工作站等项目先后落户。未来将引进10所以上国内外知名学府,以楼宇式大学模式进行合作办学。在推进科创载体建设、科技金融、高企培育、企业上市、人才引进等方面,均有一系列扶持政策。(苏报融媒记者 周澜源 顾玲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