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见习记者 杨学敏)2018中国苏州创博会已经进入第四天。4万平米展区里,时新的高科技产品,像VR虚拟、电子机器人吸引了大多数市民的眼球。也有不少老技艺,一亮相就赢得了市民围观喝彩,可背后却是无尽的凄凉。
比如,昆曲木偶和四经绞罗。
入选首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传承人仅剩3名
一个简单的3*1的小台子,下面围满了举着手机拍摄的市民。台上上演的是昆曲木偶戏《西厢记》片段。施晓明一边双手操作木偶,一边开口唱昆曲,引来观众阵阵喝彩。演出完毕,意犹未尽的观众请求施晓明,“再来一次呗!”却因时间关系,只好作罢。
左一为施晓明
施晓明,七都洪福木偶昆剧团一员,是昆曲木偶仅存的三名传承人之一。
木偶昆曲是一门用木偶演昆剧曲的独特民间文化艺术,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经200多年。2005年,木偶昆曲被列为首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施晓明介绍,他目前所在的七都洪福木偶昆剧团,就是起源于道光年间七都镇吴越村姚家创建的“公记保和堂”戏班。然而由于“只传男丁,不传外姓”的陈规及其他原因,2005年施晓明拜师时,传承人仅剩师傅姚五宝,剧目也由500出到仅存200出左右,濒临失传。
昆曲木偶开演,现场观看市民纷纷亮出手机
2005年初中毕业的施晓明,正赶上七都镇政府面向学校选拔昆曲木偶传承人,喜爱木偶的施晓明和另外两位同学,经过几轮面试,才得以向当时唯一在世的昆曲木偶老艺人姚五宝拜师,也将这一技艺传承了下来。
现场可以看到,昆曲木偶约有60公分高,是用木头雕制配上服饰而成。每个木偶上都有十几二十根线,木偶的手指、手腕、手肘、肩膀以及膝盖、脚面、背部等均有线系着,所有的线另一头都连接在木偶上方的操纵板上。
玩好木偶还只是第一步,昆曲唱的好同样重要,而一边操作木偶一边唱昆曲就更难了。顾此失彼是当初施晓明他们最头疼的事。经过四五年的锻炼,施晓明人偶同台技艺才越发娴熟。
但施晓明也有自己的无奈。“仅有三个人,导致很多昆曲无法演绎。遇到角色多一点的戏比如《白蛇传·盗仙草》,我们只能放弃。”
虽然人丁稀少,但好在香火未断。施晓明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收了两个徒弟了,在政府的支持下,未来希望有更多孩子投入到这项技艺的传承中。
两位学徒也来到现场表演
重现马王堆汉墓“千年汉罗” 围观虽多无人愿学
图中正在示范的是家明织造坊的技术人员周先生,他是目前唯一一位江苏省非遗“四经绞罗”织造技艺传承人——周家明的外甥。
周先生告诉记者,这台木质织机就是由周家明设计的。
参观市民感受蚕丝
在展厅里,这台木质机器和旁边的电子设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只要周先生踩动织机,却能立刻引来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织机开动,人群纷纷被吸引
罗原是指一种织造方法,后专指用此类方式编织的丝织品。它用合股丝以经纬绞合的方式织成,具有质地较薄、手感滑爽、花纹美观,兼有透气性等特点。苏州是罗的故乡,素有“吴罗”之称。
四经绞罗则是吴罗中织造难度极高的一种。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四经绞罗,曾经一度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重新被发现,发现者正是周家明。
周家明
四经绞罗的发现充满了偶然。周先生告诉记者,1996年一位中间商拿来一块很大的罗样品,请了众多村民来协商,询问大家能否按照这个罗样品进行织造,如果成功,日本的商家将大批量订货。
就这次机会,让周家明无意中打开了探索“四经绞罗”织造技术的奥秘。
周家明研究后,发现它不断与相邻的两根线绞动前行,使用的是无筘织造技术,它要通过绞综将经线绞缠,纬线穿插织造,形成经线相互呈铰链状的稳定结构,而且以四根经线为一组,两根绞经,两根地经,四根纬线为一循环。
一年后,周家明成了他们的固定生产商。
“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家明织造坊,但会做完整个四经绞罗流程的只有周家明。”周先生介绍。
没有市场,没有传承,四经绞罗举步维艰。“四经绞罗主要是卖到日本,他们那边主要是做和服、袈裟之类东西,订单有限。国内则仅仅卖出过两匹,还是给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
周先生告诉记者,在织机上做一天,也就只能织出12厘米。像仿马王堆的这个,经密每厘米80根,维密每厘米26根,一天更是只能织出3-5厘米。而且织造时一旦断线,就前功尽弃。
据马王堆汉墓出土四经绞杯纹罗防制
对于四经绞罗的未来,周先生很迷茫。“四经绞罗成本高、颜色比较素,现代人并不很喜欢。2013年若非被非遗发现,获得了政府的支持,这个重现天日的四经绞罗恐怕又要消失了。”周先生同时表示,过程繁琐,又不赚钱,他也很理解无人来学这项技术。
名城快评:有赖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老技艺重现天日,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输血”只是一时,如何“造血”才是关键。老技艺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到当下社会节奏和审美中,是决定其走进博物馆,还是飞入千家万户的关键。这不仅考验民众的耐心,更依赖传承人的不断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