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是“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广济镇是绵竹的重灾区,96%的房屋倒塌,8116户人无家可归。经过苏州昆山的对口援建,一座新城从废墟上建立起来。十年前的灾难痕迹,现在已几乎很难找到。
广济镇西面有一条叫石亭江的大河,现在河上有一座雄伟的大桥,全线长1.88公里,主桥长500米,宽15米。十年前,石亭江上本没有这座大桥,因此不在地震后重建规划中。广济镇机关支部书记王昌林说,由于石亭江上没有桥,广济人想要到河对岸的洛水镇,要么多绕30多公里,要么坐着木筏摆渡过河。摆渡很危险,特别是每年雨季水流大的时候,淹死人的悲剧时常发生。广济人早就有了在石亭江上建一座大桥的想法,但广济是绵竹经济条件最低的乡镇之一,缺乏经济实力实现这个梦想,是地震后来自昆山的援建队伍改变了这个局面。在昆山对口援建广济镇的过程中,昆山投资5000万元建造大桥,圆了广济人几十年的梦。王昌林说:“2010年8月底大桥建成开通时,广济镇及对岸洛水镇的老百姓几乎全都赶来了,大家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庆贺大桥开通。”为了感谢昆山援建,这座大桥也被命名为昆山大桥。
这座连通天堑的大桥不仅让两岸群众得以安全来往,更成为广济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血旺饭店是广济镇名气不小的一家饭店,虽然只有十几桌的规模,但经常有来自成都的游人和美食爱好者慕名前来品尝饭店的特色美食毛血旺。经营者王礼安介绍,以前来饭店吃饭的成都人每年估计只有100多人,大桥开通后,她的饭店名气渐渐传到成都,现在每个周末和节假日来吃饭的成都人就多达两三百人。这座大桥虽然已经建成通车了八年,但提起大桥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王礼安仍不住口地表示:“感谢昆山,感谢苏州。”
王昌林说,在广济镇2.3万人中,像王礼安这样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从广济到成都距离只有70多公里,但以前要绕道走,开汽车要花两个半小时,大桥开通后,到成都的时间减少了一个小时。不仅广济当地的白酒、水泥、化肥、墙体材料等更方便地运出去,交通改善也吸引了一些成都企业来广济投资办厂。如今,成都在广济投资开办了两家木材加工厂、一个家具城、一家塑胶制品公司,不仅为本地带来利税,还提供了占总人口超过百分之一的就业岗位。
沿着昆山大桥走进广济镇,东西向的亭江路和南北向的昆山路、亭林路以及外围的环路,构成了“一纵两横一环路”的小镇格局。几条路分割出不同地块,行政服务中心、卫生院、派出所、农村信用社、文化中心等几座建筑聚集在一起,边上的地块上是幼儿园、小学、住宅区、福利院及农贸市场,再旁边则是商业区。一个功能布局清晰的现代小镇出现在眼前。
王昌林说,地震之前的广济镇不是这番模样。“那时镇中心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居民房屋、政府建筑物混杂在一起,距离街道稍远一点就是田地,镇区与农村几乎没有区别。”十年前的那场地震摧毁了一切,而昆山援建带来了小镇的新生。
“他们是2008年8月6日来的。”52岁的王昌林仍清晰地记得昆山援建队伍第一次来到小镇的日期,他当时是广济镇副镇长,负责与昆山援建队伍对接。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和昆山援建队伍一起并肩工作。他至今有两点深刻的印象:一是昆山援建者们没有节假日概念,每周“5+2”,一直在工作;二是他们对援建工程的进度特别较真,每周一定要开一次会,报告上周进度的完成,预计本周的进度进展。整个小镇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重建居民区、医院、学校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工程原本预计要三年,结果昆山援建队伍两年就完成了任务,让当地老百姓提早一年从简陋的临时板房里搬进崭新明亮的新居。回忆起那段日子,王昌林跷起大拇指:“昆山,要得!苏州,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