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你在哪里?很多人也许想不起来了。但你肯定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大地震的情景。地震发生后,各省救援队迅速进驻灾区,其中苏州负责对口帮扶绵竹市进行灾后重建。十年后的今天,曾经苏州对口支援的县镇,如今已发展成什么模样?日前,名城苏州网记者专程赶赴绵竹。今天记者来到了苏州援建第一村:绵竹市土门镇罗荣村一探究竟。
土门学校:震后幸存孩子受志愿者感召 重回校园当老师
孩子们的笑容给人力量
牟远莉,土门学校的体育老师,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土门人。当地震来袭时,外婆离她远去。至今也无法释怀的牟远莉,谈到外婆,眼睛还是会突然红起来。
帮助牟远莉缓解伤痛的是从苏州和北京等地赶来的志愿者老师。她们温柔又耐心,在村里搭起了帐篷,每天给孩子们上课,做心理辅导,一起做游戏。这一切牟远莉都看在了眼里,并暗暗下了决心。“以后要像她们一样。”
牟远莉露出了笑容
等到高中时,牟远莉已经决心要回来当老师。去年大学毕业后,牟远莉也如愿回到土门学校,教三年级的孩子体育课。
牟远莉介绍,地震后,她和同学都曾在板房里上了一年的课,板房四壁由两块钢板夹一层塑料制成。"那个时候,我是六年级,大家在板房里上课,夏天雨水多的时候,水都会漫进来没过脚踝,大家就动手往外泼水。"
住在板房里的牟远莉,会想着何时能拥有新的教室。每天早上六点多去早读时,怕迟到的牟远莉都会牵着室友的手,从当时正在建造学校的钢筋柱子里飞速穿过,看着苏州援建的校舍一点一点的长高。
土门学校的一角
"建成的学校比原来好多喽。"牟远莉介绍,"绿化、设备、环境都好的很。还有了花园,面积也更大了,苏州园林的风格也特别好看。苏州的老师也经常过来交流,前几天还来过一个老师给孩子上音乐课。"
学校里的小公园,不知道还以为来到了苏州园林
牟远莉介绍,自己的学生都是地震再生儿,他们没有经历过大地震。所以平时除了会告诉他们地震知识演练应急措施,还会告诉孩子们这些校舍的来历,希望他们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土门镇卫生院:医生到苏州学到了很多东西
魏华坷,土门镇卫生院临床医生,震前医院的一名新手医生,陪伴医院进行了复建,还曾在2009年夏天被派往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交流学习3个月时间,在胃肠镜科进行学习,回来时帮助医院成立了胃肠镜科。
魏华坷
"当时由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安排我的衣食住行,前往学习三个月。跟随消化科钱建清老师学习。老师特别耐心,还会带我去看常熟的风景。”
震前的土门镇卫生院
震后的土门镇卫生院
在前往常熟学习之前,魏华坷就感受到了苏州医生的高超水平。震后苏州的老师迅速来到灾区,和还是实习生的魏华坷一起救助灾民。“当时老师做手术,我们也会观摩,真的是感觉十分流畅十分专业,而且当时的诊治任务十分重,每天上午都有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等待医生诊治,医生们都始终保持微笑。”
重建后的中医科 苏州气息扑面而来
“有一位提供疾控中心的蒲永元老师,除了给患者看病,还会到下面的村里上门走访,探测井水等,他却说一点也不辛苦。”
重建后的病房
在板房给大家看病的时候,苏州老师有的吃不惯,有时稍微空闲的时候,就会给魏华坷和大伙做苏州菜,“甜甜的,很好吃。”
从常熟进修回来不久,魏华坷见识到了新修好的医院。粉墙黛瓦,好像又回到了苏州。苏州常熟那边还提供了新的设备和病床,感觉“高大上”好多。
新建的土门镇卫生院,右边是土门学校一角,充满着浓郁的苏州风格
土门镇卫生院办公室副主任罗健介绍,新的土门镇卫生院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苏州常熟市严格按照八度抗震设防标准、苏州园林风格设计,占地面积5129平方米,与2010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在苏州对口援建的帮助下,现在已经获得多项省级大奖,并获国家专利三项。
居民安置点:苏州帮助我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粉墙黛瓦很好看
在土门镇罗荣村居民安置点,流水潺潺,门前的花园装点的绿意盎然,几位村民正一起聊天散步。"好看,挺好看的,里面住的也很舒服。"村民王阿姨说,这个地方是当初常熟帮忙建造的,是在毁坏的家园上重新建成的。
微笑合影的罗荣村居民,右二为王阿姨
王阿姨介绍,这个小区有100户左右,在2008年年底左右就迅速盖好了。又好又快,自己在2009年左右住了进来。粉墙黛瓦和原来住的房子不太一样,感觉很漂亮。
原来每家都是分开的,现在大家住在一起,每天下午的闲暇时间就会约在一起围着转上几圈,聊聊天,散散步,很巴适。“谢谢你们苏州哟。”王阿姨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除了土门学校、土门卫生院、居民安置点,苏州常熟还在土门镇修建了鹿角堰大桥、常熟街等大小共11个工程项目,总计投资超过12389.58万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建学校,建医院,建民居……苏州用实际行动,帮助土门镇在震后重建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也让笑容在这片土地盛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