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姑苏区葑门片区(双塔街道)横街社区举办“感恩母亲节,寻找妈妈的‘老物件’”家珍记忆展,居民们都携带着与妈妈有关的老物件,一起聊聊过去的故事。
家住横街的张秀英带来了两块绕线板。榉木材质的板子因为年代久远,细细看都生出了裂纹。为了补贴家用,张阿姨还和婆婆一起接些外面的缝补活,这两块绕线板伴着他们度过了最艰苦的时光。后来婆婆年事高了,患上了老年痴呆,张阿姨为了方便照顾,搬来和婆婆同住,并且这一照顾就是十年,周围的邻居都称赞她“比亲闺女还亲”。张阿姨说,这两块绕线板见“证了我和婆婆的情谊,等我做不动了,就把这两块绕线板再传给我儿媳。”
吴汉星今年已经72岁,说起妈妈的故事,老人有些泪眼婆娑,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条绿色的毛线裤。“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冬天阴冷刺骨,母亲患有关节炎,她讨来了别人剩下的毛线,白天去厂里做工,利用睡觉的时间,熬了几个晚上,一针一针地织了这条线裤。虽然母亲离开了20多年,但一穿上它就感觉她仍陪伴着我一样,很温暖。”
71岁的任小妹带来了一只红木盒子。任阿姨介绍,以前家中子女多,
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都会记下他们的生辰八字,写在卡片上,然后存在这个盒子里,以免弄错。等到儿女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媒婆来说媒,父母就从这个盒子里取出“生辰八字”卡片。“那时候我自己的八字也是放在这里,然后和我现在的老头子定下的亲呢。”任阿姨说着当年的往事仍然有点害羞,脸色微微泛红。
“岁月如歌,我们希望这些老物件里传承下来的淳朴、善良、勤劳的民风能代代相传,这也是妈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社区党委书记袁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