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河畔,多代同堂的家庭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孝老爱亲,传递着好家风,弘扬着社区文明新风尚。日前,记者走进姑苏区虎丘街道辖区内的一些和美家庭,感受他们热闹欢乐又幸福的大家庭生活。
□苏报记者管有明苏报通讯员苏虎轩
儿孙孝顺家庭和睦,“寿星”享受“老来福”
王自元、钱培英的家在山塘街西叶家弄22号。在这个百年大院里,有一棵高大葱茏的枇杷树,每年小满前后都会挂满枇杷。津润、甘甜的枇杷,也见证着这个大家庭互敬互爱、幸福和睦的生活。
今年69岁的王自元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他是这个家的长子,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47年前,他和钱培英结婚后,共同操持这一个大家,孝敬长辈,帮助弟妹成家立业。如今,夫妻俩还和老人生活在一起。
儿子王斌成家后,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孙女王嘉莹的出生,更是让这个百年大院欢笑声不断。
在这个家庭里,今年92岁的老母亲洪竹仙是老寿星。老人虽已年迈,但仍一头黑发、耳聪目明、身体健康,每天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闲暇之余,还在小院子里养花种草。洪竹仙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有福气的人,儿孙孝顺,家庭和睦,让她享受到了“老来福”。
老母亲一日三餐都由女儿女婿喂到嘴里
嘉业阳光城社区的96岁老人王竞勇一家四代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每天早上,女儿张珮宙会准备好鸡蛋、牛奶给她当早餐,中午以清粥为主食,搭配鱼、花生酱,晚上是白粥配花生酱。随着老人年岁增大,自理能力渐差,每日三餐都由女儿、女婿一勺勺喂到她嘴里。
老人喜欢吃鱼,家中冰箱里常年备有鸦片鱼、鳕鱼等鱼刺比较少的鱼。烹饪后,女儿、女婿还会耐心地将鱼刺一根根挑出来,再捣碎了喂给她吃。
这几年,王竞勇腿脚不如从前,平时不怎么下楼。每天晚饭后,总有个家庭成员陪她聊天。考虑到老人的视力不好,外孙女给她买来了收音机,每天在家听广播。什么时段有什么节目,老人记得清清楚楚,有时还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和评论。
张珮宙喜欢跳舞,退休后参加了社区舞蹈队,平时演出邀请不断。但她有一条规矩——家里没人陪老人时不参加演出。“小时候,母亲陪我长大,现在我们陪她变老。希望她健健康康、高高兴兴度过晚年。”张珮宙和丈夫对母亲的照顾,女儿、女婿、外孙女都看在眼里,孝敬老人的家风就这样潜移默化地走进家人的心中。
和婆婆数十年生活在一起,从未红过脸
清塘新村4幢的张鑫钱、唐荣珍一家是社区公认的和睦大家庭。走进他们家,客厅里最显眼处挂着一幅一家13口五代人的“全家福”,照片上无论老少,每一个都笑得无比开心。
这些年,一家人以“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为家风,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50多年前,唐荣珍嫁到张家,婆婆勤劳朴实的作风、和蔼善良的品德在她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她和婆婆数十年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从未红过脸、拌过嘴。在他们家,不仅婆媳亲如母女,夫妻、兄弟姐妹、妯娌之间也是友爱互助。
唐荣珍的婆婆不习惯用洗衣机洗衣服,生活不能自理后,她的衣物都是唐荣珍一件一件手洗的。每到换季时,她要洗婆婆换下来的床单、羽绒服、羊毛衫等大件衣物,洗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但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婆婆头发长了,唐荣珍会去社区借轮椅,推婆婆去理发店。婆婆临终前说,她最感激的是儿媳妇唐荣珍。唐荣珍的大儿子感慨地说:“我母亲把全家人紧紧地‘团’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