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是方便多了!”5月25日下午,在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运管窗口,苏州苏沪杭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经理薄业君来办理普货《道路运输证》,前后用时不过5分钟。薄业君说,以前最多的时候要提供13份材料,办个证少说要跑两到三次。
为高质量对接百姓美好出行需求,今年以来,市运管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拓展服务渠道,提高便民服务效率,为百姓办事、便捷出行提供支撑和保障。
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网上审批“不见面”
市运管处运政服务中心主任毛文渊介绍,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运管窗口已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精简纸质审批材料、优化受理方式,“能电子流转不书面流转,能即办不延时办。”同时,推行首问负责制,优化“一窗受理”办事模式,通过“一次说清、一站办理、一次办结”,实现百姓办事全过程“最多跑一次”。
在汽车租赁新增业务、车辆使用性质核定业务等方面,市运管处采取了“减环节”的措施,即与苏州公安协商,通过使用电子印章以免去市民盖章核定环节,此举惠及全市4.3万余货运业户。在普货、租赁车辆《道路运输证》配发等业务上实现了“减材料”,精简办事证明材料超过四分之三。以普货《道路运输证》配发业务为例,材料从原来的13份减到3份,即配发表、产权证、行驶证,办理渠道则有3种,即网上、微信和政务窗口,使得企业“跑一次办成事”几率由过去的30%提升至目前的90%,办事时限压缩一半,有望为企业年均降低办事成本5万余元。
启用网上办事通道后,市运管处进一步推进“不见面审批”,目前 43项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支持“不见面”办结。截至5月中旬,市运管处受理的网上、手机办件申请已占总办件量的58%,同比去年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
定制客车延伸服务 “巴士管家”用户突破2000万
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多元化和对出行质量要求的提升,原先定点定时的班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对此,苏州运管部门探索综合运输服务平台建设,推出定制客车,对接百姓美好出行需求。
从2015年开始,市运管部门便依托“巴士管家”线上平台,开展定制客运试点工作。目前,“巴士管家”已覆盖全国18个省(市)的200多个地级市,平台用户量突破2000万;定制客运车辆已有400多辆,主要面向城乡居民,航空、高铁旅客以及大中学学生等,提供定制快车、城际拼车、机场接送、通勤服务、运游结合、校园巴士等多种用车服务。
市运管处客运管理科负责人闫云新说,定制客运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的预约式个性化客运服务,与班车相比,线路和停靠点更加灵活,与包车相比可以更多地服务散客。今年还将继续扩大定制客运车辆规模,引导企业投放100辆定制客运车辆。
与此同时,市运管部门正以全域旅游为契机,推进客运服务向出行旅游一体化产业链发展,依托高等级客运站,完善旅游集散功能,鼓励传统道路客运行业向出行产业链增值业务延伸发展。
安全执法省内首家试点,分类管理启动“红黄蓝”
今年,作为省内首家依照《安全生产法》在道路运输领域开展安全执法试点工作的城市,苏州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明确执法取证要求,推动行业安全监管法制化。3月中旬,市运管处执法人员在路检路查中,发现某旅游客运公司所属的苏ET**98大客车存在伪造、篡改车载卫星定位数据的违规行为后,依法对该车经营者进行查处。同时,市运管处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依法对该公司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开展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的驾驶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台账中,存在驾驶员未到场培训而予以记录并代签名的现象,涉嫌违法。对此,执法人员对该公司依法送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并给予行政处罚。
为进一步筑牢行业安全发展屏障,市运管处全面推广货运分类分级监管。市运管处货运与物流管理科副科长甄姗姗介绍,监管系统可自动将企业分为“红、黄、蓝”三个等级,列为“蓝”级的为合法合规经营企业;列为“黄”级的企业需限期整改一般隐患,整改不落实的升为“红”级,整改落实后降为“蓝”级;列为“红”级的企业将暂停新增企业经营范围、运力、年度审验等业务,有关部门将对其加大监管力度,待相关隐患整改落实后降为“蓝”级。目前全市已有2.4万余家普货运输企业、188家危货运输企业纳入监管平台,覆盖率为81.6%,按计划,年内将实现大市范围专业道路货运企业全覆盖。
此外,苏州已在省内率先实施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电子化考核,目标通过人数为8500人,从2016年底到目前已通过考核的有5200人。
图片说明:精简流程,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定制客车满足百姓多元化出行需求;运政执法人员在进行日常巡查。由市运管处提供。(苏报融媒记者 徐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