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日),家住姑苏区沧浪新城兴隆桥社区五十六间100号的徐银妹在家门口又包起了粽子。不过,这不是她为自己家包的,而是免费帮邻居包的。这样的爱心粽,她已连续包了41年,一直都没有断过。她包的这些端午爱心粽,也演绎了41年邻里一家亲。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徐银妹家时,她正坐在家门口包肉粽。只见她抓糯米、裹叶子、扎线,一气呵成,娴熟得很。“这是邻居老孙家的,15斤米,可以包近百只粽子。”徐银妹说,这是她今年端午节前首次帮邻居包粽子。接下来,还有三位邻居也早早地约定好了,帮他们免费包。今年52岁的邻居王丽华就是其中的一位。记者采访时,她也在边上看着徐银妹包粽子。“她包粽子真是又快又好,我跟她学了几年,一直没学好。算算时间,我这是第24年请她帮忙包粽子。我阿婆、姐姐、妹妹及侄女等,都要送一份。最多的时候,要请她包二三百只。”王丽华说。
小时候,徐银妹就喜欢看着大人包粽子。18岁时,她就能包出精致的小脚粽,渐渐名声在外。41年前,她开始免费帮邻居们包粽子。最多的时候,端午节前要帮十多家居民包。其中,少的有百只,多的有二三百只。不仅如此,她每年还要另外再包二三百只粽子,送给邻居们品尝。以每年送200只计算,41年来,仅仅送出去的粽子就超过8000只。
“我没有其他本事,帮大家包粽子,这是我的特长。我给大家送粽子,是为了感谢大家这么多年来对我家的帮助。”徐银妹介绍,她13岁时,患骨结核,26岁被迫截去了右脚,三级残疾。2003年,她又患上了尿毒症。当时,医生就对她说,她能活下来,真是个奇迹。另外,她的40岁的女儿在18个月的时候,发了一场热,最终导致神经系统紊乱。直到现场,说话、走路都不正常,属于二级残疾。徐银妹的丈夫在2002年因患癌而去世,看病时也花了一大笔钱。这么多年来,有无数的热心人帮助过她和她的家人,特别是邻居们,经常伸出援手。对此,她和家人一直深深地感激。(苏报融媒记者 管有明 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