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昆山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提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扩容提速”,到今年年底,该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以上。
据了解,垃圾处置不仅是日常管理问题,而且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之一,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近年来,伴随着垃圾产量剧增,昆山市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按照“政府主导、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昆山市持续加大推进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分类试点、片区建设、奖惩结合等举措,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加快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
据介绍,今年昆山市垃圾分类工作有四项任务,包括公共机构、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闭环运行等。其中,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方面,11个区镇和柏庐、青阳、震川3个城市管理办事处选择一个区域开展“四分类”(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试点,其余区域按年度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不低于60%的总要求实行“三分类”(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在条件较适宜的亭林城市管理办事处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片区建设,即全区域164个小区全面推行“三分类”或“四分类”试点,实现区域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全年将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站26座,新增覆盖行政村59个,累计覆盖行政村102个;张浦镇、周市镇、千灯镇年底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此外,昆山市将根据“三分类”“四分类”相应要求,规范垃圾分类容器的设置,加大建筑(装潢)、园林绿化等垃圾堆放点建设。同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餐厨废弃物处理厂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和易腐垃圾处理设施等终端设施建设,努力提升终端处理能力,逐步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闭环运行。(苏报融媒记者 朱新国 通讯员 顾毓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