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律师,我们项目组征收中碰到一个企业征收的问题,需要您明天过来一起研讨一下,材料现在发给您……”近日,一家律师事务所公共法律服务部负责人喻律师收到虎丘地区综合改造项目相关人员的电话后,马上就企业征收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分析,此时窗外已是万家灯火。第二天一早,喻律师准时参加了虎丘地区综合改造仲裁组的案情研讨会,就该企业征收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专业的法律意见,并给出了解决良方。
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是姑苏区的重点项目之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征收难题。为了更好地服务重点实事工程项目,姑苏区司法局探索“律师+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以政府购买公益法律服务的方式,引入一家律师事务所,为辖区征收项目提供量体裁衣的法律服务,全流程、全方位防范项目法律风险。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他们就通过调解涉拆家庭析产纠纷,帮助29户家庭顺利拿到安置房,在基层政府和涉拆群众之间,架设了一座依法执政、理性沟通的桥梁。
姑苏区司法局局长黄慧介绍,引入律师服务重点项目只是他们推出的“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发展,社会各界对法律服务的深度、广度以及细化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服务升级的迫切需求,2018年,姑苏区司法局围绕社会需求和辖区工作难点,打造“百万惠民”公共法律服务工程,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全部20个公共法律服务项目中,包括平江老宅腾迁移动法律服务站等古城保护类项目6个,调解技能提升工程法律服务等平安维稳类项目10个,居家养老公共法律援助服务直通站等民生保障类项目4个。18家社会组织、律师事务所参与其中,作为乙方具体承担项目的运作。
仅仅半年时间,姑苏区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化已取得显著成效。自今年3月起,姑苏区司法局的“驻队律师团”陆续进驻了拙政园、山塘等5个片区,驻队律师开展讲座,接待执法人员咨询,并出具法律意见书、风险告知书、审核意见等。拙政园片区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执法队员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都愿意先找驻队律师“讨个主意”。“区里综合执法改革以后,执法的事项范围扩大了,新的执法事项该怎么处理,我们也不清楚,听了律师的解释,心里才有了底。”另外,在近期开展的“331”整治火灾隐患百日专项行动中,姑苏区逾百名村(社区)法律顾问主动参与,并提供风险防范、预案制定、证据保全等建议,成为“331”专项行动的有力“外援”。(苏报融媒记者 管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