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一个周六,对吴中区胥口中心卫生院中医科盲人推拿师袁冬平来说,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9点都排满了人。
1971年出生于镇江的袁冬平打从记事起,视力就模糊,只能隐约感觉到一点光。但乐观坚强的他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初中毕业后来到苏州胥口玻璃厂打工,并在当地定居了下来。20年前,他又只身前往镇江、南京等地学习盲人推拿技术,学成后回到苏州开始了他的推拿事业。
去年,在胥口镇残联的帮助下,袁冬平在胥口中心卫生院成立了这间推拿工作室。
找他按摩最好提前三天预约
走进胥口中心卫生院二楼的中医科推拿室,三张按摩床旁围满了人,来自园区的王女士因吹了一晚的空调,感到浑身不舒服。袁冬平招呼王女士趴着躺到床上,两手交叉摁住王女士的腰部,慢慢地推揉起来,一边按,袁冬平一边询问她哪里酸痛,按摩了近半小时后,袁冬平走到王女士的双脚处,用力抬起甩了两下,然后让她站起来试试。“哇,没刚刚那么痛了,膝盖可以弯了,走起来也好多了。”王女士开心地说。
据袁冬平介绍,这样急的病人他经常能碰到,不过最好是提前三天和他预约。“接下来一周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已经全都预约满了。”袁冬平说,现在腰酸背痛的毛病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在办公室上班的人早早就患上了肩周炎、颈椎病,他们要下了班才能来,“我下班到家后继续给人按。”除了成人的常见病按摩治疗,小儿推拿也是袁冬平所擅长的,所以在这里等候按摩的病人从一两岁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有。
德国人曾邀他到当地开按摩诊所
谈起当初学推拿的起因,袁冬平觉得自己很幸运,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来到苏州胥口接班父亲的工作,但作为盲人,其实有很多不便之处。当时全国兴起了盲人推拿,各地残联也积极推动相关培训。在镇江残联的联系下,袁冬平前往镇江中医院骨伤科学习。随后,他又报考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推拿专业,两年学成后回到苏州,进入盲人按摩诊所,边学习边实践。为了提升技术水平,袁冬平没日没夜地练习,直到双手手指红肿,指关节酸痛得连筷子都拿不稳。
“2004年有个德国人经常来找我按摩,他是从一个上海朋友那听说了我,每次来中国,他都会特意到我这里来。”袁冬平笑着说,当年他将那个德国人的病推拿好后,对方非常开心,还邀请他去德国开诊所。虽然出于身体等原因,德国之行最终并未成行,但让袁冬平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成就感,也看到了这门手艺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此,袁冬平有了培养新人的念头,第一个学生就是他的妻子。如今他培养的徒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打下手到现在的单干,盲人推拿师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每天徒步5公里跳绳五六千
“我今天到现在已经站了六个多小时了,午饭也是站着吃的。”袁冬平告诉记者,干推拿这一行一定要有足够的体力,工作中一推几小时,一站站一天的情况很多。
每天晚上结束工作后,袁冬平拖着疲倦的身体,牵着老婆的手在小区旁快走,从最初的1公里加到2公里,再到3公里、4公里、5公里。走完路还不算完,老婆还要在一旁监督他跳绳。“现在这些锻炼对我来说根本不算啥,我一口气就能跳二三千下,每天都要跳五六千下。”袁冬平说,正是每天坚持不懈地锻炼,让他能持续不断地给人按摩。
对于未来,袁冬平有着自己的梦想,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推拿队伍中来,培养更多有经验的推拿师;另一方面也希望把这项技术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受益。袁冬平说:“特别是小孩子,家长不用担心推拿按摩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副作用。以前大家觉得孩子还小,会不会按坏,其实小儿推拿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我们的推拿时手法特别轻,小孩子完全感觉不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