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雪芬 见习记者 严松
上周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街舞展演在姑苏区石路上演。200多名街舞爱好者同台竞技,从5岁的孩子到30多岁的年轻人,个个帅气十足。
十几年前,曾被很多人视为“不务正业”代名词的街舞,在苏州鲜有人问津,学习者更是寥寥无几。但如今,光一家培训机构的街舞学员就达到了几千人,在大众生活中,街舞元素更是随处可见。究其原因,专家认为,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希望自信地展现自我,街舞因其时尚和自由的特点,迎合了大众需求,日渐成为当下一种新流行。
综艺节目带火街舞学习一家培训机构5000多学员
在上周末的街舞展演上,12岁的丁宵刻和小伙伴们一起跳了地板霹雳舞《GOOD TIME》。娴熟规范的动作和自信的表情,惊艳了台下的观众,也让妈妈蒋女士十分欣慰。
丁宵刻从8岁开始学习街舞,如今已经熟练掌握各色街舞,是同学们眼中的小明星。“这孩子生性比较安静,胆子小,不敢在人前大声说话,我让他学街舞,是希望能改变他的性格。”蒋女士说,儿子学了四年街舞,不仅性格开朗了很多,而且也更敢于展示自己了。说起当初为什么选择小众化的街舞,蒋女士认为,和传统舞蹈不同,街舞更具有个性,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舞种,不受场合的限制,“街舞比较随意,只要孩子高兴,随时随地都能跳。”
石路一家街舞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张明雷告诉记者,随着《这!就是街舞》《中国有嘻哈》等综艺节目的走红,街舞培训一下火了起来。像丁宵刻这样7、8岁就开始学街舞的孩子不在少数。在他负责的培训机构里,十岁以下的学员就有500多名。
张明雷表示,十几年前,街舞刚刚进入苏州时并不受待见,他的培训机构只收到了十几名学员,而如今街舞成了一种潮流,学员人数在几年内涨到5000多人。一到暑期,少儿培训班更是期期爆满,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街舞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
街舞元素融入大众生活大妈跳广场舞也走嘻哈风格
除了专业的街舞培训外,街舞元素也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彩香村幼儿园每年的大班毕业典礼上,街舞是一个必备节目,每次都能引爆全场。从事幼儿教育13年的园长邵非告诉记者,近几年,街舞已经取代了原先的韵律操,成了幼儿园里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一种方式。“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更注重个性化和全面性,希望孩子能与众不同。”因此,个性十足的街舞成了家长们的选择。在园区的一家民办幼儿园里,开设的课后街舞兴趣班更是受到热捧,一开班就有五六十个孩子报名。
街舞不但在孩子中流行,也让老年人喜欢上了它的炫酷。姑苏区金阊街道运河社区有一支“夕阳韵”舞蹈队,10名成员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就是这样一群老人,把街舞和广场舞结合了起来。舞蹈队队长王福玲告诉记者,队员们自己编排的广场舞蹈《踩踩踩》,融入了很多街舞动作,增强了舞蹈的节奏感,显得更加有活力。这个舞蹈曾在金阊街道举办的广场舞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老人跳广场舞也求新求变,街舞很潮,两者融合恰到好处。”王福玲说,9月份,舞蹈队又要编排新的舞蹈了,街舞元素必不可少。
年轻人追求个性、自由让小众街舞成为一种新潮流
“从社会接受度来说,街舞作为青年展示自己的一种方式,正逐渐受到官方的认可。”苏州市街舞委员会主任马兰花说,近几年,随着“街舞进校园”的开展,苏州的街舞培训点明显增多。从街舞本身来说,它既讲究柔韧度又追求力量感的动作,让舞者看起来个性感十足,极大地带动了年轻人学习街舞的热情。
对此,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陶新华博士认为,街舞从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小众舞蹈变成大众同乐的时尚追求,依靠的不仅仅是街舞自身的魅力,更多的是人们心理的转变。
“街舞的编排十分随意自由,这种不受约束的编排方式与当代年轻人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不谋而合。年轻人可以通过随意的动作展示,来表达自己对舞蹈和生活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陶新华说,现代社会对于多元化文化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好奇和勇于尝试是当代年轻人的性格特点,小众文化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