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叶永春
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开学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减负”提出多项“硬指标”。
昨天,很多中小学的孩子们到学校报到,领取了教材。上午结束报到,下午,就有大量家长直奔书店抢购各学科的教学辅导书籍,给孩子的学习加加压。学校减负、家庭增负这一近年来屡试不爽的怪圈似乎再一次出现了。
“密卷”“提优”
家长们抢疯了
昨天下午,姑苏区观前街新华书店四楼,满满的全是人。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只要是销售教辅的柜台,无一不被家长和孩子团团包围。
“学霸”、“提优”、“棒棒堂”,“高分”、“拔尖”、“金钥匙”,还有“走向成功的通行证”。教辅封面上加粗放大的宣传语,无一不命中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
很多家长来书店,却不清楚自己要买哪些教辅。“到底买哪些?你先用微信把名字发给我,要这么多,我哪里记得住?”找了一圈没找到,一名家长显然是急了,对着电话吼了起来;也有家长有备而来,在柜台前摊开一张小纸条,对着纸条逐一选取,全选好后,再到旁边将六七本教辅摊在地上,对着纸条再核对一遍。
“在家多做点题,总比一个人瞎玩好。”一名三年级孩子的父亲给语文、数学、外语每门学科各挑了三本习题册,急匆匆跑去收银台付款。而这时的收银台已满负荷运转,等待付款的家长和孩子排到了墙边。
城区另一处教辅采购处,位于司前街的苏州文化市场,昨天下午同样挤满了家长和孩子。市场前的慢车道上,电动车排成了两排,快车道的交通也一度被挤到瘫痪。这时候,拎着成袋教辅走出市场的人,和走进市场的人同样多。
市场内,销售中小学教辅的书店与人文艺术书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人声嘈杂,一边静悄悄。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一些人文艺术书店,将《孩子你慢慢来》《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成绩》等放在门口通道旁,但匆匆而过的家长们,很少会去看一眼。
恐孩子漏了
题型跟不上
开学前买教辅,已然成为了很多家长的习惯。记者看到,昨天城区某小学结束报到后,就有家长在QQ群里询问老师,是否有教辅推荐,并将已购买的教辅拍照发到群里,询问老师是否合适。如此一来,群里一下子热闹了,当即有家长表示也要去买,紧跟着又不断有家长“@”老师和已购买教辅的家长,讨教如何选购教辅。实际上,该班老师并没有向家长推荐任何教辅。
“以前老师会推荐一些教辅,布置作业用;现在不推荐了,但别的家长还会买,我们不买,担心有些题型漏掉了,孩子不会做,学习跟不上。”家长张杰原本并不想买教辅,但见全班大多数家长买,他也跟着买了。所以他觉得,这么多家长买教辅,有很大的原因是其他家长所施加的压力,“如果大家都不买,肯定是不会主动去给孩子加任务的”。
同样作为家长,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星期八心父母学校”负责人施英从未给孩子买过教辅。她说,对于买教辅这事,家长完全可以做一个“甩手掌柜”,如果孩子需要,可以让孩子自己去选购,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理解家长心态
选购教辅要慎重
“家长们是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买了,
自己不买会焦虑。”苏州市名优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教师吴菁特别理解家长们的心态。但对于家长购买教辅,她认为还是要慎重。
吴菁说,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发给学生的教材实际上已有相配套的教辅,教育部门也规定“中小学生一个学科只选一套教辅”,老师是不会再向学生推荐教辅的。很多老师自己会备好多套教辅,其中抽取其中好的题目,作为例题向学生讲解,因此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点,已经是很全面的了。
可如今,仍有很多家长自己会去购买教辅。对此吴菁认为,实际上家长买的教辅,孩子真能用上的并不多。一则学校本身会布置作业,虽然每个学科的作业量都不多,但所有学科加起来就不少了;此外如今的孩子课外报辅导班的多,双休天能用来做教辅的时间也不会有多少。因此,已购买的教辅只能当成查漏补缺的工具,她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找出孩子学习上有欠缺的地方,选取教辅中有针对性的题型帮助孩子巩固提升。
家长要注意的是,有些孩子用了教辅,反而出现了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吴菁说,有家长见孩子做完了学校的作业,还给孩子做教辅,孩子会认为“反正没有时间休息”,导致做学校的作业也“磨洋工”,出现“拖延症”。而孩子在低年级要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年级还会出现恶性循环。“所以说买教辅,家长真不能有跟风攀比心理。好成绩真不是买几本教辅能‘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