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王嘉言 实习生 王毓喆
新学期开学前,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公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力争未来5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各地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可以说,该方案给广大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方案从出台到实施、到落实,其实是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的。如今,政府的职责明确了,家长和学生又该做什么?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对策?本期留言板,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样本观察】
今年开学上小学三年级的李梓涵,开学前在爸爸的陪同下去眼镜店配了一副200度眼镜,因为不戴眼镜,她连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李梓涵最近跟爸爸妈妈订了一个君子协定:除了周末,平时不能玩妈妈的手机,看电视也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
像李梓涵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此前发布的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初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已超七成。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高达50%至60%,也就是说有超过2亿的青少年戴上了眼镜。我国近视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近视发病率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由近视致盲的人数已达200万。
【观点交汇】
孩子自觉是基础
龚钰津(苏州科技大学)
与近视作斗争,不仅要“堵”,还得“疏”。父母和学校不仅要监督孩子少玩电子产品,制止不当的用眼行为,还要适当地举例告诉孩子近视的危害,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从小养成保护眼睛的习惯。但这还不够,还要教会他们怎样预防近视,以及万一近视了以后怎么保护视力,让近视程度不再加深。
靠孩子的自觉是基础,家长和老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孩子自己不注意,那么家长和老师说再多都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少点作业,多点督促
周成新(张家港市南丰镇)
“方案”要想能够真正落实好,还需要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只有编织起一张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3D大网”,才能够真正建起有效的预防机制。
作为学校,要适当少布置点家庭作业,在课堂上引导和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写字、看书姿势,多做眼保健操,进行室外运动缓解孩子的视疲劳。作为家长,要多带孩子外出旅游、参与社交活动,减少孩子近距离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孩子,老师、家长必须采取更为严厉的批评和监督措施。
让户外活动多“吸睛”
卢俊岑(南京师范大学)
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是多种因素交织导致的。电子产品使用者逐渐低龄化,孩子的眼睛还没有发育完全,就频繁、无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让人痛心。此外,繁重的学习负担不仅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也增加了视力上的压力。
孩子之所以沉迷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在于,没有足够有吸引力的户外活动能将他们的视线转移。户外娱乐游戏、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保护视力,也会相应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学校方面要把体育重视起来,禁止文化课老师“挤占”孩子们的体育课。
要丰富、创新体育活动形式,增强吸引力,这样孩子在课外便有“趣”可循,从而转移注意力,而不只是迷恋伤害眼睛的电子产品了。
不建议手术矫正视力
陈岳(姑苏区平江街道眼科医生)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经常被家长问到少年儿童近视问题。说实话,目前近视发病率非常高,这跟整个社会环境和用眼习惯有关。儿童青少年近视,最关键的还是要正确预防。
预防近视的方法有很多,总的原则,就是不能用眼过度,避免长时间看书看电视,同时要保持坐姿正确,做眼保健操等。如果发现孩子已经近视,要及时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矫正,就是通过光学手段来进行人眼视功能训练,提升人眼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提升裸眼视力和降低戴镜度数的目的。
有些家长询问小孩是否可以通过手术进行矫正,对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不建议这样做。这时候孩子还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采取手术矫正有风险,成年以后则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