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蔡斌从1983年从事邮政投递工作,已有35年的工作经验。2006年,他加入苏州邮政“双百”志愿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围绕“关爱百姓、热情百倍”的“双百”服务要求,为用户提供志愿服务。他认真践行“绿衣使者”的初心和使命,服务的用户不计其数,多次获评省市优秀投递员、服务标兵、市十佳优秀投递员等荣誉称号。
我和诸文龙、陆惠琴夫妇的结缘要从11年前的一个香港包裹开始说起。
2007年2月,有一个包裹从香港寄到苏州阳光假日小区35幢。这个包裹上只留有一个名字——陆惠琴,并没有预留收件人联系方式。当时,苏州高新区阳光假日小区35幢属于小区三期工程,还在建设中,楼房编号还未注明,无法送达。照理,这个包裹应该退回。但我发现包裹面单上注明内件为药品,应该是收件人日常服用的药物。我想,这个包裹一旦退回,可能会耽误收件人治疗。
于是,我拿着包裹到小区物业处查询是否有叫“陆惠琴”的业主,结果没找到。第二天,我利用下班时间到小区开发商处查询,依然没有陆惠琴的信息。我想她会不会是新购房的业主呢?第三天,我直奔小区售楼处。售楼处经理了解来龙去脉后,主动提供帮助,在新购房业主信息中逐个查询,终于发现一位香港户籍的老人和收件人姓名一致,但地址信息并不是35幢,而是正在建设中的88幢。我通过电话联系上了陆惠琴老人,最终将包裹送到了她手上。
原来,这包裹是陆惠琴的儿子寄给父亲诸老先生的药品。诸老先生正在着急地等待包裹中的药物。得知投递的经过后,老夫妻俩再三向我表示感谢。也正因为这次投递,我和这对老夫妇结成了忘年交。诸老先生多病缠身,儿子又不在身边,于是我主动承揽了老夫妇俩买药、寄信、取包裹等事务,下班后会经常上门去看看,陪他们说说话。我还定期带诸老先生去医院检查。就这样,一晃十年过去了,我在老夫妇眼中,就像是半个儿子。
2017年11月的一个晚上,诸老先生病情恶化。陆阿姨拨打120后立即打电话给我。当时,我正在金庭镇,得到消息后,我立即奔向医院。遗憾的是,诸老先生最终没能抢救过来。诸老先生走了,留下陆阿姨一个人。现在,我去她家的频率更高了,尽可能多为陆阿姨做些事,多陪她说说话。我所在的班组也全力支持我。我会一直服务下去的。
其实,类似的例子在苏州邮政“双百”志愿服务队中比比皆是。自2006年起,苏州邮政就围绕“亲情邮路”这一课题,系统地提出了“关爱百姓、热情百倍”的“双百”服务要求,明确公益服务内容要从单纯的邮政业务向日常生活需求拓展;服务方式由定时、定频次向随机、全天候转变。随着苏州998条“亲情邮路”的建成,邮政员工的事迹不断涌现。
近年来,苏州邮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扩大“亲情邮路”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创立了“诚信邮路”“道德邮路”“生态文明邮路”“平安邮路”“预防职务犯罪宣传邮路”“环保邮路”“护河邮路”等。亲情邮路”“也成为苏州首批十大文明服务品牌之一。我的同事朱克华、周斌曾荣登“中国好人榜”。
(苏报记者 璩介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