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永春
中秋假期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听着小曲走在环古城河健身步道上,心情也是极好的。只不过还没走多远,视野中冒出来一坨又一坨的狗便便,有的还被人踩过,在路面上留下一摊又一摊……这心情,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腌臜!
正因有了这样遭遇,有苏城网友在微信公众号上声讨起了“那埋在健身步道上的‘地雷’”。“地雷”的制造者狗狗们自然被认为是无辜的,至于它们的“铲屎官”是否尽到了责任,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网友发文:
呸,那埋在健身步道上的“地雷”
昨天,“姑苏晚报96466”微信号收到一条微信推文。推文的标题是《呸~那埋在健身步道上的“地雷”》,作者是网友“qx2020”。
“qx2020”说,前不久,他们组织了一场漫步环古城河健身步道的活动。“游览古城风貌,领略世风民情,品味江南小吃”,加上聊天主题丰富,那叫一个“又健康又欢愉”。
然而,正当他们沉醉于沿途“四季风雅”的景色时,却不得不时时提防着路面上的“坨坨惊险”。这一坨一坨的,就是狗便便。“只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踩到”,而且明显已有人中招了,被踩踏过的狗便便一地狼藉,更让人无法直视。
“qx2020”数了数,在他们距离走完全程还剩约五分之一路程时,就遇到了十坨左右的狗便便。“这种脏东西,不同于乱丢的饮水瓶、塑料袋等垃圾,有心想要清理掉,也没有得心应手的好办法。”
这条推文的结尾,是“qx2020”的一番“唠叨”:不反对养宠物,但养宠物时,不要祸害别人,不要妨碍社会秩序,不要破坏文明建设。“这个希望合不合理?行不行?能不能做到?”“qx2020”连发三问。
记者观察:
再“懂事”的狗狗,也有不听话的时候
“喂,喂,回来,回来!”昨天下午,平门桥慢车道上,听到一名骑车女子的叫喊声,众人齐齐回头看,只见她在召唤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条狗有半米多高,从女子的电动车踏板跃到平门桥的人行道上,来回溜达几步后,对准一根柱子撒了泡尿。狗尿顺着桥面往一边流淌,这条狗的“表演”却还没完,又背对着柱子呈半蹲状,紧跟着全身绷紧……最终,在女子的呵斥声中,狗坐回到电动车踏板上,女子骑车带其离开,桥面上的一摊尿和一坨便便却留了下来。
平门桥下就是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带着狗来健身的市民很多。沿着健身步道每走一段路,路边就会出现一块“文明遛狗 爱护环境”的提示牌。但还是有很多“铲屎官”对提示牌视而不见,依然放纵狗狗随意奔跑。从平门桥处开始沿着健身步道往东走不到800米,记者就看到两条泰迪、一条金毛和一条中华田园犬,它们都没有系狗绳,在人前人后随意撒欢。其中个头大的金毛和中华田园犬更是让人不放心,有幼儿的家长远远看到金毛,就提前将孩子抱起来,等狗走远了,才让孩子下地走。
为何不牵绳子?犬主人的回应很相似:“狗很听话的”“不会咬人的”。然而,记者看到的,却是不听话的狗也不少。一路上,不时有狗或跟不上主人的步伐,或去嗅陌生人的腿,而被主人大声呵斥的。而这样的呵斥显然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没一会,狗的“老毛病”又犯了。
资深“铲屎官”:
让爱犬不惹人厌,也是喜欢的一种方式
在姑苏区桃花坞,不知道钱老伯的没几个。2015年,他定制轮椅带瘫痪的爱犬外出遛弯的情景,让很多人动容,本报也报道过。他今年86岁了,还坚持每天早晚带爱犬出去走走,是名资深的“铲屎官”。
昨天下午,记者在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又一次遇到了钱老伯。这次,他正牵着他所养的第五条狗,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苏格兰牧羊犬很活泼,系着狗绳,狗绳的另一头有个绳套,套在钱老伯的手腕上。“绳子是一定要牵着的。狗很懂事,不会在路上乱拉,但准备还是要有的。”钱老伯的斜挎包鼓鼓的,装满了塑料袋和卫生纸,以备爱犬“不听话”在路上拉了便便,他要及时清理掉。
钱老伯说,他喜欢养狗,在它们身上花的钱,比花在自己身上的还要多。然而,不让狗给别人添麻烦,“惹得人家讨厌,说闲话”,他认为这也是爱狗的一种表现。
新规更严:“铲屎官”,你能做到合格吗?
人们之所以将养狗人称为“铲屎官”,就是因为及时清除狗的便便是决意养狗时就附带的责任和义务。前不久,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苏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修订)》,新规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养犬管理条例”被认为是原条例的升级版,对养犬人携带犬只外出有多项规定。比如为犬只挂犬牌;牵1.5米以内的狗绳;主动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对于犬只产生的粪便,也要求养犬人及时清除。即将实施的养犬新规,对禁止携犬进入的场所,也作出了具体规定。对于违反新条例的养犬人,也明确了具体的处罚措施。
“规定是比以前更严了,养狗的人真要快点跟上,把好的习惯养成。不影响别人,其实也是保护自己,更是在保护自己养的狗。”对于将要实施的新修订的“养犬管理条例”,养犬人士宋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