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春
国庆长假结束,又将开启“甩肉”模式,很多人选择到健身房去“燃烧卡路里”。可就在昨天,王女士等多人带着会员卡来到健身房,却吃了闭门羹。健身房大门紧闭,空无一人。因事前毫无征兆,事后大家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王女士等会员质疑健身房“跑路”了。目前已有300多名会员加入了维权微信群,据称全部会员超过1000人,其中有人一次就交了30000多元。
健身房突然关闭
这家健身房名叫英菲健身,位于工业园区葑谊街。昨天下午,王女士等多人聚集在这家健身房外,相互打听情况。
会员中,刘女士是于今年7月9日在英菲健身办的会员卡,她办的是带有私人教练的,共33节课,一共支付了9900元。到目前为止,她只上了9节课。前天,她的私人教练通过微信告诉她,健身房“倒闭了”,她才跑到店里来核实。
李女士办卡是在今年7月下旬,她办的是不限次的健身年卡,花了1880元。她说,上一次来健身是9月30日,放假后她外出游玩了,等10月4日拿着卡再来健身,发现健身房已关闭,里面没有一个人。
王女士是在今年8月8日办的亲子卡,花了2500元。而张先生办的是“最划算”的会员卡,只需998元,可健身128次,且一年中打卡满128次还可退还现金870元。“那是去年‘双十一’时,他们推出来的活动,办的人很多,谁知道不到一年就突然倒闭了,钱估计也退不回来了。”张先生无奈地说。
记者看到,目前会员们组建的微信群里已有300多人,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据已登记的信息,会员中有的交了数百元,也有一次性交上万元甚至30000多元的。据张先生称,根据他们获得的信息,全部会员在1200人以上。
关闭之前还在办卡
英菲健身突然关闭,会员们均称很突然,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10月1日我还来这“边游泳了呢。”一名会员对记者说。还有会员自称是在今年9月下旬办的会员卡,“办了才几天,一次都没使用过”。
记者看到,英菲健身大门口还竖立着促销广告,但大门紧闭,店内空无一人。透过玻璃门可见,店内的灯全关了,跑步机等器材还在。大门上有通知称,因房租上涨,导致无法经营,所有会员迁移至1.2公里外的另一家健身房。
对于这一纸通知,在场的会员均称不能让人信服,也没有保障。其中李女士说,看到通知后,他们联系过那家接收会员的健身房,被告知普通会员可以去那边健身,但私教课程无法满足。对此,一名与私人教练沟通过的会员说,教练大多是流动的,未必会跟着去那家健身房继续给大家上课。由此,大家认为仅凭这张通知,大家的权益是得不到保障的。“担心迁移过去后,也只是短期内能去健身,等这边全搬走后,以后出现问题,也找不到他们了。”会员张先生说。
无法处理退款要求
从企查查上查询到的信息显示,英菲健身成立于2017年6月21日,至今才一年多。
该健身房负责“善后”的左先生告诉记者,关店完全是因为经营不善,不存在“跑路”一说。“每个月都在亏损,房租又在涨,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左先生说,他不清楚健身房一共有多少会员,今年9月确实仍在办卡,只因最初的打算是想把健身房和会员一起整体转让出去,他们也找过不少经营状况不错的健身企业,但沟通了几个月,最终没有下家愿意接手。如今,在健身房不得不关闭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会员能继续健身,他们就近寻找了一家功能类似的健身房,目前已与对方签订了合作协议,所有的会员均可去该健身房健身。至于有私教课程的会员,左先生解释称,目前还在对接当中,争取在节后能与私人
教练对接好。
至于如何让会员们的权益更有保障,左先生表示会与健身房负责人沟通,但部分会员提出的退款要求,他们是无法处理的,对此他希望能通过第三方机构来调解。
老有健身房玩“闪退”
这次出来维权的会员中,刘女士已是第二次遭遇健身房“闪退”了。她说,上一次她是在自家楼下办了一张全家健身卡,没用多久,那家健身房就倒闭了,事后连人也找不到。这次她换了个地方,没想到又遇上了这样的情况。而在今年7月,本报就报道过姑苏区广济南路一家健身房“闪退”,不但会员遭受了损失,物业公司也被拖欠了房租等。
作为经营者,左先生认为健身房经营不善关闭,与市场环境也有关系,“现在扰乱市场的太多了,800元、700元也能办年卡,还见过有365元的”。他说,他们场地大,器材多,地段相对也好一些,成本相对要高,原本对年卡价格的定位在2000元左右,但周边一些健身房将价格不断拉低,有的房租还不到他们的五分之一。为了维持客源,他们的价格也只能一降再降。
记者打开大众点评,发现1公里之内,瑜伽、跆拳道、私教健身工作室等健身场所就有20家左右。其价格高的一年超过5000元,低的一节课数十元,其中还有工作室推出了团购套餐,原本600元的私教课程,团购价只要66元。
“现在健身房确实很多,但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专业度也是有高有低。有的很不专业,但商业味却很浓。”作为健身爱好者,张先生对此很有体会,但对于健身房不打招呼就“闪退”,他是要给“差评”的,“这是对会员的极度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