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今年9月1号起,由国务院出台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实施。在苏州生活了16年的台胞陈晓文,拿到了江苏省第一张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有了这张证,她在就业、医疗、社保等多个方面可享受到和大陆同胞相同的待遇,这为她以后在苏州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她也为两个宝宝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办理了居住证。
在姑苏区一家美容美发培训学校里,陈晓文正在教她的学生们如何画出更精致的妆容。每年她带出的学生,总能在全国各大化妆比赛上名列前茅,而她自己早已斩获大小上百个奖项。
从小在台北长大的陈晓文,没想到自己在苏州找到了工作乐趣,从此以后她不仅留在了苏州,还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技能练习上。
看似简单的画眉,却要求熟练把握手腕的灵活度和线条的深浅。平均一条眉毛就要画上一百多笔,而陈晓文一天画100对眉毛,手就要在纸上画2万多笔。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陈晓文开始在各大赛场上崭露头角,先后拿下亚洲发型化妆大赛亚军、CCTV时尚中国化妆大赛铜奖等众多奖项。如今,她是一家培训学校的首席讲师,还荣获了姑苏高技能突出人才、苏州时代工匠等荣誉称号。说到当初选择来苏州学习化妆,陈晓文说,这是因为自己和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晓文说自己在苏州的亲戚,光大伯就有8个,整个家族不下百号人。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放探亲前,他们分隔两岸,互不相识,甚至都不知道对方的生死。
陈晓文的爷爷陈劬,1949年随国民党政权去了台湾,留下妻子和八个儿子在大陆。
谁也没有想到,那一次的分别竟是半个多世纪。期间陈晓文的爷爷也尝试用书信的方式,由香港、美国的朋友辗转发往大陆,希望能寻找亲人,可几十年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后来,陈晓文的爷爷在台湾重组了家庭。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陈劬随身携带的皮夹中还一直装着儿子们的照片。1986年,他带着一生的遗憾去世。
1987年7月,台湾方面宣布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陈晓文的姑姑陈苹苹迫不及待申请,赶在1988年中秋带着唯一知道的线索,来到了苏州。
此后,又辗转寻觅了一年多,终于在1989年中秋前夕,分隔了半个多世纪的一家人才终于团聚。
随着“通邮”、“通商”、“通信”,两岸三通的不断深入,陈晓文在台湾的奶奶、姑姑、叔叔都相继搬回到苏州定居。所以从学校毕业后,她第一个想去发展的城市也是苏州。在苏州,不仅事业上逐渐起步,她也和这里结下了更深的缘分。2003年,陈晓文认识了高大帅气的苏州小伙蔡鹤龄,经过9年的爱情长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2014年12月,两人参加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首次海峡两岸新人结婚集体颁证仪式。得益于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目前,苏州已经有2100多对两岸婚姻家庭,通婚、通学、通事业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的“新三通”。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兴业。
据统计,两岸人员往来从1987年时的年不足5万人次,增长到近年来最高峰值的近千万人次。两岸年贸易额从1978年的0.46亿美元,增长至近2000亿美元。而苏州成为台商重点投资地区之一,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1170余家,实际利用台资300多亿美元,超过17万台商台胞在苏州工作生活,他们已逐渐将自己的“根”扎在了苏州。
改革开放40年来,扎根在祖国大陆的台胞们见证和参与了大陆的蓬勃发展,也写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随着大陆发展机遇和成果的进一步分享,相信台湾同胞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会更强,期待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苏州广电全媒体记者 李文瑾 张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