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珏 通讯员 张蔚)12月9日21:04,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急诊室送来了一名36岁男子。因其在住地用木炭取暖、紧闭门窗,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被工友发现时神志不清,口唇黏膜呈现樱桃红色。经抢救,目前患者已苏醒。医生提醒,每年冬天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都会发生,市民务必提高警惕。
市立医院北区高压氧舱车轶医生介绍,一氧化碳中毒常被称为“煤气中毒”,除此以外的常见原因还包括炭火取暖、热水器使用不当等。在冬天,许多开车的“朋友会不熄火就把车停在路边或停车场,紧闭车窗开着空调睡觉。
这种情况时间长了,车内一氧化碳累积量大,也会发生中毒。”
“每年冬季都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很多人被悄然夺去生命。”车轶告诉记者,前几天还有一名29岁女性,在家洗澡时出现头晕症状后到医院检查,发现也是一氧化碳中毒。“还好她的中毒症状比较轻,经高压氧舱治疗后,病情就得到了缓解。”
那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车轶提醒市民,避免在密闭的房间内吃烧烤;选用符合生产标准的热水器,不用“三无”产品;使用燃气灶后,要关闭阀门,防止泄气。此外,冬天不管有多冷,都不要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开空调或烧暖炉,一定要适当通风。